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转载)

热度 2 已有 156 次阅读 2019-1-12 12:23 系统分类:其他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就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四年级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人的大脑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不断在发育和增长,并在青年期完成成长的过程。大脑的生长不是匀速和直线的过程,而是非匀速和分阶段的过程,各个阶段是相互影响、环环紧扣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四年级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尽管9岁后儿童的脑重增加很少,但是脑细胞内部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大脑的各项功能进一步逐渐趋于成熟。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化和功能的成熟,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还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一题多解的数量增加。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而独立性和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随着抑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儿童的自制能力开始增强,但是仍然不稳定,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意识开始增强。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铸就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孩子各种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因此,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三年级(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孩子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很有限的,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正是由于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会随之而来,所以四年级孩子开始了不安的学习生活。

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惑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沦落为后进生或者问题儿童,但是,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所以,四年级也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

二、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因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来看,四年级是孩子通过克己而主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尽管孩子的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和不稳定的,但是,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正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孩子的行动从受外界(例如教师和家长)的权威约束、调节逐步发展到受内部自我认识的制约、调节。孩子意志行动的动机增强,目的性显著提高,开始形成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四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开始转化,即使没有直接的奖励,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他们也会努力达到较好的学习结果。间接性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学习恒心的重要动力,而恒心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如果教育得法,将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孩子的学业取得成功。

三、四年级是培养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孩子的品德发展将会发生如下一些变化:在品德认识方面由直观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过渡;在品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学生无论对自己评价还是对他人评价,都从情感评价、片面评价和效果评价逐步转向原则性评价、全面评价和行为动机评价。在行为方面,知行脱节的行为明显增多,也就是说言行不一或者知而不行的现象开始增多。

四年级孩子处在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品德发展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一般来讲四年级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往往言行不一致。这个时期品德教育的关键是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道德行为的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来说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社会课程则更加注重介绍更为复杂和间接的社会现象,科学课程则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学校教育的转变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同样,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四、 错过这个关键期的严重后果

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的,而是存在若干的关键期,四年级不仅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关键时期,还是其他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把握好这一教育契机对孩子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孩子自己不可能知道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四年级的重要性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此外,尽管四年级的学校教育将会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但是学校教育毕竟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任何成功的孩子无一不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所以,把握这个重要时期的关键是家长。根据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错过四年级的教育时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直接导致孩子未来的学业失败,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四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努力将会使培养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效果事半功倍,而错过这一年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莫大的损失。

其次,四年级是良好习惯培养和定型的时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习惯,则需要经过特殊的努力才能够改正过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可见改正不良习惯的艰难。事实上很多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直到高中以后也未能改正过来,成为孩子学习中看不见的拦路虎。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人们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得人们丧失所有的创造力。相反,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

再次,四年级是孩子形成内在学习动机的开端,如果引导得当可以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小学低年级援用的外在激励模式的惯性作用下,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动力。此外,基于这种外在的学习激励模式,孩子往往将学习失败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自身以外的因素或者自身难以改变的性格或个性因素,也就是说,孩子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一定的借口,被人们称为借口症。尤其是一些学业成绩不好的孩子常常抱怨老师不好、同桌不好或者父母管教不好,或者埋怨自己脑子笨(而脑子笨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比较笨),埋怨自己脾气急躁(脾气急躁的原因在于爸爸或妈妈脾气不好)等,并不认为学业差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的。借口症实质上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外在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时间久了,借口就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一旦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就会为自己找借口。错过四年级教育的后果的一个方面就是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错过关键时期的引导,孩子不能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而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将注定造成学业失败.

五、 孩子的学习需要管理

孩子需要管理。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己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管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改掉缺点和不良习惯的观点是不对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会学习的聪明孩子是家长培养的结果,决不是孩子自然成长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时刻刻留心,将教育寓于生活之中。

四年级孩子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起居的管理而是学习管理。对四年级孩子的发展来说,关键的需求已经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求,而是探索、求知、好奇等精神性需求,这些需求不是通过生活起居管理来满足的,而是通过学习管理来满足的。孩子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情绪、信心、社会评价和交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学业成功。

但是,学习管理必须体现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管理对家庭教育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对孩子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身上出现了不良习惯,父母要及时帮孩子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想办法改变这些习惯。孩子形成好的习惯,要想办法逐渐强化和稳定这些习惯。此外向孩子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给孩子提供生活建议和交往建议等也是学习指导的一部分。

管理孩子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孩子不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和不足。家长还要经常给孩子提供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让家庭评价成为孩子的一种监督,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成功的孩子应该学习什么

成功的孩子从来就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来说孩子需要全面发展,但是基于某个孩子的特点,某个方面的优秀仍然可以称得上成功。

让孩子学些什么需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沟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确定学习的一切,而是让孩子确信学习某项内容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孩子形成学习的责任心。例如特长学习的选择,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丰富多彩,应接不暇。虽然孩子也不一定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但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去选择,并征求孩子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多种选择的机会,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选择,一旦孩子选择了某项学习内容,他就会对自己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责任心,将学习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此外,在多种兴趣中进行选择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抉择能力,增强孩子的个性和主动意识。

让孩子掌握一些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这些大多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们不一定非常详细地告诉孩子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何意义,为什么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是必需的,所以要让孩子明白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作文是四年级孩子重要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欣赏美妙的文章、通过故事说明写作在各个领域的用途,让孩子确信写作文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故事说明写作文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积累、观察和思考,写作文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般来说,四年级孩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

阅读的技巧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数学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一些基本的社会和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

 

六、  四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很多专家呼吁家长们不要以为教育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长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奥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时每刻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教育的潜力。

妈妈的作用更重要

很多情况下,妈妈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会多些,在细致入微的照顾中指导孩子往往不会招致孩子的抵抗情绪。而且在孩子眼里妈妈一般更容易沟通和交流,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所以,妈妈会有更多的教育时机,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为孩子做一桌可口的饭菜,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饭,妈妈肯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告诉孩子你幸福的感受,选择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他的成功会让自己更为幸福,让孩子在一份感动中接受妈妈的敦促和教诲。

需要指出的是,妈妈的教育也有难以避免的缺点:其一,过多的说教往往会被孩子视为唠叨,所以,妈妈说教过多往往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其二,过多的要求往往让孩子认为妈妈管得太多,时间久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或产生一定的压力,管得太多反而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就同一件事情反复进行说教,不要就孩子的一次小小失误多次提出批评,不要就无关紧要的琐事提出过于严格或过多的要求,不应该事无巨细地进行管教。正确的做法是正式地与孩子好好谈一次,将对孩子的某种要求或期望告诉他,或者告诉他某次失误应该吸取的教训,说明从小事总结经验的重要性等等。如果方法得当,一次沟通的效果要胜过多次反复的唠叨。妈妈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把握好孩子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仅省心,而且对孩子的学业成功会产生更好的影响。

 

七、 要经常对孩子教育的失误进行反思

我国的家长恐怕是为孩子操心最多的家长,很多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可谓是殚精竭虑,费尽了心思。很多家长经常在朋友和同事面前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我的孩子太不争气了我的孩子实在无法教育等,但是很少有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地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反思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重要的一种学习。我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是无师自通,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也是本书一再强调家长教育观念的原因和基本背景。我国著名家庭心理学家王极盛曾经非常遗憾地指出,希望通过学习教育理念和方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家长少而又少,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确实需要学习和交流。

家长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家长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与孩子产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和不当。古语云己不正,焉能正人

例如有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没有毅力,但是自己却是没有毅力的典型。有的家长埋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埋怨孩子学习拖沓,做事马虎,而自己却做事没有计划,得过且过。例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说看电视不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而自己却没有充实的业余生活,一有空就打开电视。这样的家长如果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全家一起努力改掉不良的习惯,对孩子肯定是个很大的促进。

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时候,家长都可以真诚地询问孩子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建议。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说实话,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更为深入的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四年级孩子具有了一定的行为判断能力,能够认识到家长的交谈动机,一般来说只要家长是真诚的,孩子肯定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和设想告诉孩子。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例如听专家讲座,看相关书刊等。另外,向周围教子有方的人们请教,或者与朋友交流家教的经验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别人的意见和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却不可以套用。家长必须在反思自己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够摸索出有效的教子方法。家长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家长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旦发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就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并承诺改正和补救。家长勇于改错的行为对孩子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

 

八、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孩子生而不同

孩子生而不同,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有的孩子生来聪明,有的孩子从小就不那么聪明;有的孩子生来漂亮,而有的孩子从小就不那么好看;有的孩子出生在殷实之家,有的孩子生来就贫困……这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成功的密码,无论是智是愚,是健康还是残疾,只要能找到成功的密码,孩子就会在未来的人生中赢得辉煌。如南京有个女孩名叫周婷婷,是个聋哑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美国去读学位,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尽管有一万个理由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功,但是二十年、三十年以后,这些孩子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有的成功了,而有的却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成功的孩子找到了成功的密码,而失败的孩子没有找到成功的密码。每个孩子成功的密码看起来相似,但是并不相同,需要孩子自己或者在父母或老师的帮助下去发现和总结。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成功的密码,教会孩子如何寻找自己成功的密码,而不是家长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孩子的爱好和未来。

四年级孩子具有特定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针对孩子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的关键。

正确认识学习的性质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牧师,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小时候看起来甚至有些痴呆,但是经过老卡尔的教育,小卡尔9岁的时候便掌握了6国语言,10岁时进入了德国的哥廷根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卡尔后来写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全面阐述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老卡尔认为学习应该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爱好,是一个使生活更加美好的事物,学习不是孩子的工作,也不是孩子的负担,孩子在成长中不应该因为学习而烦恼。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或厌恶学习,原因就在于他们是被强迫学习的,他们将学习作为一种外加的负担。孩子具有向往自由的天性,对强迫和束缚会产生天生的厌恶心理,对于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强迫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因此,学习本身应该是孩子快乐的源泉,而不是为孩子制造痛苦和烦扰的罪魁祸首。学习对孩子来说不能视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应该就是目的本身。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将学习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家长们为孩子确立的学习目的是考上大学或者是找到理想的职业。家长们也告诫孩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肯定要吃些苦头,不过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根据这种传统的认识,孩子们遥望着目标,在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将学习视为一种社会和家庭义务,或者视为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和负担,因此是痛苦的事情。

如果我们改变这种观念,将学习视作一种目的,那么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行为目的,我们要想办法让学习充满快乐,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学习就是一种快乐。既然学习是一种快乐,孩子对学习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充满热情和兴趣。

 

九、 正确把握成功孩子的评价标准

一个人成功的综合体验是幸福,每个家长的最终期望是让孩子将来有幸福的生活,成功不过是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或方面。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孩子成功的广泛含义,孩子的学业成功绝不仅仅是在考试中表现良好,而是孩子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充分发挥,是让孩子感到满足和愉悦。

孩子成功的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发展。孩子未来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很多研究表明,那些最成功的人士绝大多数在学校中并不是学业成绩最优良的学生,成功的关键是素质,而不是学习成绩。有一项对1994~2003年我国100名年轻成功人士的分析表明,使这些人年轻有为的关键因素是良好的情绪能力、独特的个性、良好的智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孩子的成功取决于良好的和全面的素质。所以,科学的家庭教育不应将着眼点仅仅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应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千差万别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从业人员,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或者金融家。四年级孩子在学习中开始接受间接的激励,所以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让孩子树立良好的成功标准,不要因一时的考试失利而灰心,也不要因一时的考试成功而沾沾自喜。

我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一般在学业成绩上,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学业成绩好,其他方面就会优秀,就能够考上大学,找到理想的职业。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家长逐渐认识到孩子考上大学并不是家庭教育的终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能力(很多人称之为情商,英文缩写为EQ)和品德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和家长的重视。

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成功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常常把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优秀孩子的标准,但是有的孩子某一个方面优秀,虽然其他方面较差也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很多的。例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当年在报考北京大学的时候考试成绩严重偏科,文史和英文都得了100分,但是数学却考了零分。尽管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非常器重吴晗,但是北大规定考生有一门成绩为零分者不得录取,胡适只能忍痛割爱没有录取他。稍后,吴晗报考清华史学系,同样,数学又是零分,文史和英文仍是100分。但是,尽管清华也有与北大同样的规定,但却因为吴晗的文史成绩特别优秀而破格录取了他,清华的决定轰动了北大,胡适一再对人说:北大的考试制度太不合理,像吴晗这样有才华的学生竟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太可惜了。事实证明,吴晗是成功的,清华的做法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成功孩子的标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但是家长应该具体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出评价自己孩子的客观的标准,这些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不能成为某些特殊孩子的成功标准: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成绩优良;

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或发展潜质;

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质和能力;

有良好的情绪感知和控制能力,有积极的心态;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言行一致。

 

十、 欣赏自己的孩子

研究证明,对孩子的肯定和赏识是使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获得赏识是孩子心灵深处的最强烈的要求,赏识的本质是对孩子的爱,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赏识可以激励孩子改正不足,鼓励孩子去实现更高的目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就越需要赏识和激励。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认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就是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赏识可以让孩子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学习进步。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有些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年龄小,仍然像对待幼儿一样呵护,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这种做法不是欣赏而是溺爱。教育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给个体发展的环境,他们都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其实,家长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地欣赏自己的孩子而又不溺爱并不是很容易的。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家长表达欣赏和赏识的方式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既容易接受又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坚信孩子是优秀的

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承认孩子的优点,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给他积极的暗示。如果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相比成绩平平,甚至远不如别的孩子,也要坚信自己的孩子在另外一些方面是优秀的,只是现在还没有表现的机会。要仔细观察孩子闪光的一面,肯定孩子的这些优点。

将缺点改造成优点

将孩子的缺点改造成优点。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采取错误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缺点可以改变,甚至可以改造成优点。找到孩子的缺点后要制定改掉缺点的行动计划,通过对孩子微小进步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培养优良习惯。

为孩子创造机会

为孩子创造发挥才智和显示优点的机会。为孩子创造机会发挥聪明才智并获取成功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还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或在公共场合中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优点和潜在长处进行精心的安排,提升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行。

善于夸奖孩子

任何成功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恰到好处地夸奖孩子。恰到好处是指父母的夸奖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还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小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认为家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父母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孩子对自己的信心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这种有效的夸奖就是恰到好处的夸奖,是能够给孩子带来自信但又不至于造成自傲的夸奖。

十一、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作为家长,父母不应该凡事像要求成人那样要求孩子,而应该是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把孩子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对待。父母要想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应该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才能实现与孩子真正的沟通,减少孩子对父母要求的抵触情绪,使得孩子将父母的指导和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标准。

尊重孩子的兴趣是尊重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刚刚进入学校,就开始筹划特长学习,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特长班,有的家长将孩子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都安排了各种特长学习计划。不过孩子不会领家长的情,他不喜欢的东西会千方百计地去逃避,即使逃避不了,也是简单地应付。这样反而泯灭了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得孩子缺少孩子的好奇和天真,活像个小大人一般老练持重。有些家长不是将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强加给孩子,而是剥夺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动手操作,经常将家里的器具拆开或者重组,难免将一些有用的东西变成了废物,家长可能会阻止孩子去动手,认为这与学习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何一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引导得当都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在动手的同时需要动脑,如果孩子在拆卸或组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鼓励孩子去思考和查找资料,这样孩子就需要去读书和思考。如果实在弄不明白的话,还可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再去解决,这样就会激发孩子认真学习的热情。

事实证明,孩子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可以成为其一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很多名人的成长与某种兴趣爱好是联系在一起的,执着的爱好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以为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例如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戏剧,还经常将小伙伴们请到家里来扮演戏剧,即使在屠宰场当学徒时期,年轻的莎士比亚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对戏剧的喜爱使得莎士比亚排除种种困难写出了多部世界闻名的戏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和《奥赛罗》等。父母硬是将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强加给孩子或者无端地剥夺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都会对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应该注意以下的一些事情:

对孩子要宽容

孩子就是孩子,做事情不可能尽如人意,要对孩子宽容,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在能力发展和习惯培养等方面有了很多的发展,但是在恒心、耐心和毅力等方面仍然很欠缺,学习能力和习惯尚处在定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的忽视和放松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学习能力和习惯问题。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与孩子成为知心的朋友,创造机会与孩子沟通,将对孩子的要求告知孩子,允许孩子提出异议,但是孩子认可的要求要严格执行。一般地,家长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与孩子平视着进行交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认真对待,尽量给出孩子满意的答案,如果一时回答不出来,要与孩子约好时间再谈,千万不要违约或者忘记自己的允诺

 

十二、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中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的看法往往囿于传统的理解,孩子长大了,但是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和要求却没有发生多少改变,或者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于超前。四年级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形成,自我评价开始指导孩子的行为,所以父母应该摈弃高高在上的家长作风,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需要了解的内容很多,例如: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喜欢学习什么,不喜欢学习什么,喜欢的朋友是谁,最想得到的奖励是什么,最害怕做的事情是什么,上课之前是否预习,上课时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什么原因使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当然,这些问题往往最好不是通过问话的形式得到的,而是通过与孩子的谈心了解到的。

建立父母的权威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建立父母的权威是非常必要的。没有权威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权威的建立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长期的控制和威慑建立起来的。这种权威往往是被动的权威,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招致孩子的逆反和抵触,教育效果不持久,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往往是消极的;一是通过长期的平等交流,基于信任、理解和尊崇建立起来的权威,这种权威就是一种威信,没有强制的成分,是真正有效的权威。在教育过程中,这种权威很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积极的,这种权威本身就具有多重教育意义,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改正孩子缺点的过程中,这种权威是极其重要的。

做人更重要

学业成绩并不是万能的。在我国家长普遍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不好也好,以成绩的高低代替做人的好坏。对学业成绩的重视固然有其社会根源,因为我国当前的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孩子走向社会以后,成功与否却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

做人的好坏往往决定学业成绩的成败。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学业的失败不是因为智力原因和学习能力因素,而是因为缺乏恒心和毅力,没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道德上的失败是学业失败和事业失败的重要因素,或者说做人的失败是学业和事业失败的重要因素。反之,在很多情况下学业成功与做人是相互促进的,学业成功或者做人的成功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的和整体性的。

四年级孩子开始注重同学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良好的交往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孩子的学业进步,让孩子懂得要成功先做人的道理,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具体的做法是:

树立目标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梦想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例如,有的孩子是汽车迷,他的梦想是长大了做个汽车设计师。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汽车设计需要很多技能,需要与很多人进行合作,需要具有节约和环保的理念,需要懂得很多科学道理。

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取得成功。悲观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是被动的和低效的,而乐观的孩子往往对自然和社会充满好奇,能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问题,往往具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很多来自优越条件家庭的孩子也有可能形成一种过于自信的不健康心态——自恋,这种孩子总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种自负和傲慢会使得孩子失去朋友和帮助,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态。

 

十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往往是不良学习习惯的先导,而且容易在社会上得到消极的评价,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和信心。例如不讲卫生的孩子往往被同伴看不起,或者容易受到人们的斥责甚至嘲弄,这样的孩子不容易交友,容易萌生消极的情感,信心不足。

良好的品德

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让孩子堂堂正正做人,在做人的基础上成才。事实上,能够很好地做人,很容易在某些方面成才。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有很多例子表明,有些看来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往往因为品德不良最终走向歧途,更有很多成人事业初成却因为品德问题而身败名裂,最终失去了事业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对四年级孩子来说,首先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爱心,与人为善;其次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再次是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另外,要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在交往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习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决定一个人将来一生的成败。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强调习惯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而习惯一旦养成,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所以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简便。稍后的英国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或者自我教育,都是为了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大门。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如果文明礼貌习惯好,就具有优良的品德;同样,如果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是决定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命运,所以学业成功要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尤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儿童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时说,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归功于幼儿园,因为幼儿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坚持到取得事业的成功。研究证明,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容易改变的,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如果在四年级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缺乏特别教育的情况下,很难明显地改进原来的习惯,树大不一定自然直。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不竭动力,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十四、 学会学习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学会学习是学业成功的关键。苏图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学会学习。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今后的社会是学习社会,任何人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完成学校教育后就可以无忧无虑走向工作岗位,而应该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今后的孩子会面临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需要从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具体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更新策略,无论选择知识还是确定知识学习的策略都需要一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科学地学习技能和方法可以受益终生,学会学习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有人将学会学习称为通向21世纪的金钥匙。在孩子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时间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学习,大部分时间里需要根据需要自学。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识字水平也已经接近脱盲的水平,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良好契机,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就成为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视和选择学习方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学习的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与学业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学业优秀的学生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具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将孩子的学习过程比作渡河,那么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业成功的渡船,是战胜各种学习困难的锐利武器,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孩子要想渡河就必须凭借力气游泳过去,这样孩子要么费力气费时间勉强渡过河去,但已是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要么因为水深河阔放弃渡河,承认学业失败,从此失去了河对岸一片美好的风景,非常可惜。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虽然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孩子的智力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坚持不懈地努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四年级孩子已经基本达到脱盲的水平,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此时的书面言语开始胜过口头言语水平,应该鼓励孩子通过多写日记和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四年级孩子学习的知识开始复杂和丰富起来,要求提高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引导孩子多思考,多比较,多评价。随着孩子接触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获取和选择有用的知识,例如让孩子了解某项知识可能有哪些获取的途径,选择最便捷的方式学习知识。

培养和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和固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最终能够取得成功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教会孩子学会学习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和动作,是影响孩子学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心理学专家王极盛曾对1560名学生进行过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2.8%的学生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四年级孩子正处在学习习惯培养和固化的关键期,家长应该将孩子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例如,帮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定期复习、勤学好问、认真观察和勤于思考等好习惯。

 

十五、 对孩子的成长做到心中有数

教育态度要一致,方式可以多样化

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应该是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态度的不一致只能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很容易使孩子抓住父母或家庭在教育观念上的矛盾,最终造成孩子谁的话也不听。所以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对孩子提出要求之前最好达成共识,至少相互之间的要求不要存在矛盾。例如,有位爸爸要求孩子多学课外知识,为孩子买了很多课外书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通才,而妈妈则认为只要学好课本就能够考好,只要考好就能够上大学,上了大学再学习其他知识也不迟。孩子的选择很简单,既不想看课外书,也不想学习课本,父母的希望随之破灭。

教育态度的一致是指教育目标的一致和家庭成员情感的和谐,而不是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完全一致。孩子们既不会因为爸爸是一种教育方式,而妈妈是另一种方式而产生认识上的混淆,也不会在行为上发生混乱。如果说父母双方意见不一,对教育孩子有所损害的话,那就是父母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或者让孩子利用父母的意见不一来控制家庭。一旦父母双方都认识到不同意见的价值,并能正确磋商,求同存异,那么共同教育孩子将会是共同担负责任的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在保持教育态度和观念相同的前提下,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化。

首先,孩子的父母教育态度要一致。例如有位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矛盾,爸爸教育孩子的时候,妈妈总是诋毁他的方法不对或者内容不合适,并对孩子说别听你爸爸的,他不懂,以至于孩子对爸爸的学习指导不以为然。后来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加剧。结果孩子要么与妈妈结成同盟对抗爸爸的要求,要么就在父母面前耍赖,养成了两面性的人格。

其次,孩子父辈和祖辈之间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很多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放学后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的,父母的要求和祖父母的要求不一致也同样产生不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因此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再次,教育态度的一致还包括前后不同时期教育态度的一致。例如有的爸爸妈妈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是一种态度和要求,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又是另外一种态度和要求。这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是非常有害的,不利于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不管哪种情况,教育态度不一致往往会使家庭教育的力量互相抵消,从而导致失败的教育。因此,家庭应该成立有效的教育联盟,至少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经常沟通,协调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需要离开孩子单独协调。如果孩子在父母一方面前表示对另外一方的不满,不妨在饭后或者在一个愉快的日子里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大家一起讨论怎样解决矛盾。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是和谐的和沟通的,而不是互相隔离和排斥的。可以通过故事和实例的方式晓之以理,也可以通过批评加引导的方式敦促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还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孩子做出示范。

十六、 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犹如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当小树长出不必要的侧枝,或者在风霜雪雨的吹打下受到损害,需要园丁进行精心的修剪和扶持,孩子也需要家长精心的疏导和关爱。小树在捆绑和过度限制的情况下只能形成供人观赏的盆景,而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不可动辄采取强制或命令的方式,而应该与孩子成为知心的朋友,无数的研究证明疏导远远胜于强制的教育效果。

如何与孩子沟通?首先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将孩子作为平等的交流对象。如果家长内心将孩子作为平等的家庭成员来对待,其一言一行就会透露出友善和信任。其次,与孩子相关的事情应该与孩子商量,让孩子了解家长的想法。例如让孩子学习什么特长,改正什么习惯或缺点,指出某种行为的错误或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在适宜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或者向孩子说明家长的观点。再次,经常鼓励孩子将自己想不明白的各种问题告诉家长,不要将疑惑或者烦恼藏在心里。每当孩子将心里的秘密告诉父母,父母应该真心诚意地帮助孩子,不要以各种借口为由不以为然或不理不睬,否则孩子以后再有什么问题就不会告诉家长了。一旦与孩子沟通的心路关闭,再想让孩子敞开心扉就难了。另外,如果父母误解了孩子或者做错了事情,不要碍于家长的面子而不敢认错,应该告诉孩子你长大了,你会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我们有时候也会犯错误,让孩子以平常的心态接受家长的失误,而不是以此为借口不听家长的管教。

需要与孩子沟通什么?一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状况。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于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而且只有当二者形成合力的时候教育效果才最好,家长积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是协调两种教育的一种努力。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对孩子各科的主要内容和进度安排应该有所了解,以便于根据需要给孩子以辅导。二是了解孩子对各科学习的感受。很多四年级孩子对学科开始有所偏爱,及时了解孩子对各科学习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偏科的困惑。三是就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帮助孩子分析这些缺点和习惯的危害,寻找克服缺点和改掉坏习惯的方式。克服缺点和改掉坏习惯本身是帮助孩子完善自己,从而增加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增加孩子的快乐。四是就学习方法和习惯与孩子进行交流。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通往学业成功的桥梁,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四年级孩子可能认识不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父母应该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和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学习经验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能力特征,适宜的学习方式并不相同,父母还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就记忆来说,有的孩子朗读的记忆效果好,而有的孩子默读的记忆效果好,有的孩子边写边记的效果好。

 

十七、 共同确立好孩子成长计划

为孩子制定成长计划的目的是对孩子在整个四年级阶段的成长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成长计划可以为孩子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激励孩子为了实现成长目标而好好学习。制定成长计划的关键是孩子对计划的接纳,所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和步骤。

首先,向孩子描绘成功的蓝图。在一家人都很高兴的时候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专门讨论一些家庭问题,当然核心是与孩子有关的问题(如果孩子有抵触情绪,父母最好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等孩子消除了戒备心理以后再平等地讨论孩子的发展问题),在征得孩子赞同的前提下确立今后一定阶段的学习或发展目标。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没有目标就没有成功可言。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维特莱说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能找到方向,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一个人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的方向,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为之奋斗的目标。缺乏明确的目标肯定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如果一个学生不想通过学习获得什么,那么就像迷失在海洋中的一艘孤船,学习效率就会比较低下。目标就像航线上的明灯,指引行船从最近的航线驶向目的地。目标会给人一种前进的使命感,在适当的范围内目标越高才能发展的越快。每个孩子的目标是不同的,只有自己的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现状制定合理的学习或发展目标,对父母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制定的目标不要模棱两可,而是要明确清晰,最好将目标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以督促孩子努力。例如,可以制定阅读的目标是在四年级上学期读完5本世界名著的简易读本,背诵古诗词20篇,阅读5本科普读物等。

其次,目标选定后要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如果说目标是孩子努力的目的地,那么行动计划就是孩子奔赴目的地的航线,如果没有通达目的地的航线,再高远的目标也无济于事。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要想做个有长志的人,必须将已经确立的目标坚持下去。四年级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可能在目标制定后最初的几天能够坚持,时间久了常常以种种借口不再坚持。行动计划最好精确到每一天,至少要精确到每个星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行动计划的制定要与孩子进行协商,取得孩子对计划的认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将计划看作自己的计划,而不是父母制定的计划。

最后,计划的实施是制定成长计划的关键。再好的计划只有付诸实施才具有意义,制定了成长计划而不实施等于没有制定计划。计划的实施需要父母的帮助,对计划的实施应该有自己的对策和计划,例如怎样引导孩子,采取什么策略,为孩子准备哪些奖励,如果完不成计划应该如何处理等。

 

十八、 指导学习从形成良好的观念开始

有则关于天才的故事很有启发,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你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从此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和家长的夸赞,孩子们自己也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成绩不断提高,从普通的学生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可是先生,我感到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们露出一脸的惊讶。

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是天才的时候,他真的可以成为天才!只要孩子有了信心,相信自己是天才,而孩子周围的人也深信孩子的潜能,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就能够进步。这就是自信的力量,是自信激发了孩子前进的无穷动力。由此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是自信催生了天才。

这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学家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来总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期待的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奇妙的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奇迹,这一点已经为很多事例所证实。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就如同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催化剂,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会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一个人的成长若沿着这种积极上升的轨迹前进,可以想象这种效应在孩子身上的积累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有人曾问居里夫人:您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可以说,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信自己具有发展潜力就是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自我认识和积极评价,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对人的发展非常非常重要,很多的科学家、发明家把它作为最重要因素。大家非常熟悉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国成功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N希尔也反复地强调自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他甚至说,自信就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创业之本,信心就是奇迹。我国有位心理学专家曾在《差生的心理和教育》一项研究中做了一万份的心理调查和心理测试,发现自信是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一个要素,很多差生智力并不差,有的甚至比成绩好的孩子智力还好,他们学习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很多差生将自己学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笨,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低下。

自信心从何而来呢?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培养,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肯定与鼓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具有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功能,还能激起孩子对生活、学习的热爱。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关键就是家长要对孩子多鼓励和多肯定。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多肯定孩子,多给孩子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十九、 指导学习从形成良好的观念开始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则关于天才的故事很有启发,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你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从此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和家长的夸赞,孩子们自己也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成绩不断提高,从普通的学生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可是先生,我感到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们露出一脸的惊讶。

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是天才的时候,他真的可以成为天才!只要孩子有了信心,相信自己是天才,而孩子周围的人也深信孩子的潜能,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就能够进步。这就是自信的力量,是自信激发了孩子前进的无穷动力。由此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是自信催生了天才。

这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学家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来总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期待的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奇妙的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奇迹,这一点已经为很多事例所证实。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就如同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催化剂,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会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一个人的成长若沿着这种积极上升的轨迹前进,可以想象这种效应在孩子身上的积累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有人曾问居里夫人:您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可以说,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信自己具有发展潜力就是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自我认识和积极评价,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对人的发展非常非常重要,很多的科学家、发明家把它作为最重要因素。大家非常熟悉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国成功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N希尔也反复地强调自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他甚至说,自信就是生命和力量,自信是创业之本,信心就是奇迹。我国有位心理学专家曾在《差生的心理和教育》一项研究中做了一万份的心理调查和心理测试,发现自信是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要素,很多差生智力并不差,有的甚至比成绩好的孩子智力还好,他们学习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很多差生将自己学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笨,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低下。

自信心从何而来呢?孩子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培养,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肯定与鼓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具有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功能,还能激起孩子对生活、学习的热爱。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关键就是家长要对孩子多鼓励和多肯定。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多肯定孩子,多给孩子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二十、 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意识,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的好时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针对孩子的进步和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孩子以鼓励和赞扬,父母肯定性的评价是孩子树立自信的催化剂。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美国华盛顿大学的DM伯德认为一旦孩子认为自己的观点有价值,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必然会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让孩子参与解决一些家庭问题的重要决策,树立孩子的家庭责任心,从而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一旦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潜力,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鼓励孩子多交往,积极参加各种家庭和集体活动并做出自己的贡献,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者优点,得到肯定性的社会评价。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者改变不良习惯取得学业成功,取得成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动力和基础。学业成功会促进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而这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反过来会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行为心理学研究,家长对孩子的经常积极暗示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例如,每天真心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将来肯定很棒,或者在孩子的书桌旁边贴上一句话孩子,你很优秀,这对于孩子树立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孩子的要求和鼓励主要基于不求超过别人,但求超过自己的原则,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更为优秀的孩子相比较,只要孩子比自己以前更好就值得表扬。与其他孩子的比较会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从而产生自卑感,要么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从而产生一种盲目的自傲,无论自卑还是自傲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十一、良好的学习方法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学习方法很重要。爱因斯坦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小时候并没有显现出什么天分,而且比同龄的孩子还要愚笨。比如他四岁的时候才会说话,九岁的时候才懂得阅读,上学后很多方面的学习表现非常不好。爱因斯坦后来曾经列出了一个自己成功的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艰苦的劳动和踏踏实实的学习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样无法取得成功。

古语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可见方法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是学习的必备工具。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通往未来的一把万能钥匙,是通往未来的一条捷径,而知识犹如路边仓库里保存的财富,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随时可以打开仓库取出里面的宝藏。

孩子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不是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去记忆很多前人已经得出的知识。因为当前的知识创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要想记住各个领域的重要知识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各个领域最为精华的观念或理论,关键是如何通过现有的途径或媒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也就是说掌握知识获取的方法。获取知识的根本目标是创造新的知识,因为真正有创新意义的知识才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所以没有必要让孩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学习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的各种学科知识。

最优秀的孩子是掌握了学习方法而善于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孩子,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家长在管理孩子或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要求孩子考一定的分数。我国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能提高。

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学业成绩。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对历年的高考状元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并不是智商最高的孩子,但都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正如很多教育专家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差。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补偿智力,勤能补拙便是典型的例子。古语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个不算聪明的孩子,只要养成按照计划学习的好习惯,每天坚持记忆和复习,一定会比那些不肯坚持的聪明孩子更为优秀。聪明的孩子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否则将会一无所成。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与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他学习能力相比,这种能力更具有普适性和便在性,对其他能力的发挥具有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得益彰。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坚持,否则便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艰苦劳动和科学方法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寻找科学学习方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有了方法便不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了。

孙云晓认为最基本的四个学习习惯是: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照这四点认真做的孩子成绩不会差。其实,优良的学习习惯要比这些更为广泛,例如持之以恒,勤于阅读,勤学好问,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勤于动笔,劳逸结合等。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或者改变不良的习惯需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般来说,改变不良习惯比养成一项良好的习惯更为困难。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需要注意:

让孩子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并进行科学的行为训练比絮絮叨叨的说教更为有效;

从严处要求,从点滴抓起;

注重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习惯培养的动力应该是内力为主而外力为辅;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示范是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环节。

 

二十二、 读书是个好习惯

书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不可替代的。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英国19世纪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书籍,所以人们又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和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造力成为人们更加青睐的追求,但是知识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改变,因为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和永不枯竭的源泉,没有知识的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书籍是各种各样知识的永恒载体,虽然现在出现了各种新的知识载体如软盘、光盘和各种不同介质的存储器,但是,书仍然是人们更为喜爱的一种知识载体。

历史上有很多从读书而走向成功的名人,当前学者和家长首先看重的也是读书的教育功能。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书籍对于教育来说更是不可或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学者的一种追求和治学道路。古人讲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无水,所谓的关键就是读书。打开书本不仅可以尽览古今中外的历史风云,可以漫游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纵观宇宙的浩瀚,也可以洞察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世界,因此,书籍是有限的人生了解无限世界的一种媒介和有效途径。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很多名人的命运是通过读书而改变的,因此读书也就成为他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是通过读书而成才的。有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业成功密切相关,小学中年级之前培养读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各科学习的关键。不会阅读的孩子,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成功孩子的爱好可能千差万别,但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其实,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喜欢读书的孩子,一有时间就会拿出书来津津有味地看,生活有规律的孩子会在固定的时间看会儿书,天天如此。

读书的习惯需要培养。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读书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培养阅读习惯一定要早,有人讲爱看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可见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员温迪威廉姆在《读书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孩子的优秀阅读力》一书中特别强调孩子要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就像其他习惯一样,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并从中获益。读书是个再好不过的习惯,培养孩子喜欢读书是家长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就等于为孩子找到了拥有世界的捷径。

 

二十三、 孩子喜欢读书需要引导

在指导孩子阅读之前,家长要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没有对读书作用的正确认识,家长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阅读。

首先,读书具有教育功能。书是知识的永恒载体,因此读书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是自学的关键。近现代以来,人们一直非常强调读书的教育功能,很多家教读物也非常强调读书,认为读书是孩子掌握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一把钥匙。

生活在现代的孩子并不一定会自然而然地爱上书籍。现代社会是个网络化时代,更加具体形象的电影、电视和电脑纪录片似乎远比读书要有趣的多,很多孩子从很小就成为小小的追星族,他们为自己崇拜的歌星、影星和运动明星而发狂,对书香的兴趣要淡得多。很多家长为了工作而整日忙碌,且不说很多家长很少看书,更难得有时间与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电脑的普及使得很多孩子迷恋上游戏,而游戏空间里一定没有书籍的位置,这些孩子认为书是枯燥的,远远没有游戏惊险刺激。所以从这一点来说,21世纪的今天比起近现代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纷繁复杂,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更加难以与书结缘,难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孩子未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例如以上提到的当前社会上很多现象对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在读书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禁不住诱惑爱上了别的事情,所以未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或引导不力。不少家长并不重视孩子读书,认为只要孩子能够把课本念好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其他的书看不看无关紧要。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书首先是买习题集和复习指导,买回来后硬是逼着孩子学习,反而使得孩子对书产生了厌倦。

教孩子读书的关键是怎样让孩子在愉快和快乐中受到书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将读书视为一种煎熬和折磨。要重视读书的娱乐和享受功能,甚至将读书的娱乐和享受功能放在首位,也就是家长要降低读书的教育期望值。对于现代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读书真是很苦的话,也许教育孩子读书将很难实现。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说明,在儿童眼里,他们接触书等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如果家长硬是要求孩子为了学习而读书,让孩子读一些自己认为重要而孩子不感兴趣的书,那么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认为读书没有趣。

培养读书习惯的关键不是让孩子读书,而是让孩子想读书,也就是引起孩子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阅读的内在动力,凡是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就乐意读,家长可以想办法为孩子购买或借阅其所喜爱的书籍,并真诚而及时地表扬孩子读书的热情和勤奋。孩子想读书可能出于两种原因。一是想得到家长的赞扬或奖励,读书是作为获取赞扬或者奖励的手段,这种情况在孩子初试读书的时候比较普遍,家长的表扬和奖励是孩子读书的重要动力。一是将读书视为一种需要,读书本身就成为一种激励,这种情况在养成读书习惯的高年级孩子比较普遍。四年级孩子有的还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外在激励对于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必要的,但是内在激励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应该通过外在的激励机制促进孩子内在激励机制的形成,这是培养四年级孩子读书习惯的重要特点。

 

二十四、 给孩子精心选择读物

好的书才能引起孩子读书的乐趣。老卡尔在教育小卡尔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书的选择,他认为孩子早年读到的书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好书的标准是孩子感兴趣,或者家长通过了解孩子应该会感兴趣。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读物包括娱乐类书籍(如各种历史故事书、画书、童话故事书、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名著简易读本)、科普类书籍(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百万个为什么》、《科学画册》等)、综合性工具书类(例如《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和学习参考类书刊(各种分学科的学习资料和辅导材料等)。

从哪里可以获得好的书籍也需要提一下。

为孩子买书。家长可以从书店为孩子购得好书。一本好书就可以在孩子面前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想到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不会担心为孩子买书不会得到回报。现在父母们不是愁买不到书,而是愁怎样买到好书,因为并不是什么时候到任何书店都能够买到好书。家长要经常查阅一些图书信息,了解最适宜自己孩子的书籍有哪些,将好书记录下来,经常到当地较好的书店去查询购买,有时候可以带上孩子,慢慢比较和挑选各种不同的图书。如果从报纸或者朋友那里得知一本好书,千万别忘了记住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和出版社,以便有机会去书店查询和购买,或者直接与出版社联系购买。有心计的父母也有机会去大城市,可能首先要去书店为孩子购买当地书店买不到的图书。

为孩子借书。很多城镇会有一些可供借书的书友之家、图书馆或者书店等,为孩子办一个借书证或者阅览证,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读书,告诉孩子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图书。另外,家长也可以与亲戚朋友交流经验,将他们给孩子的好书借来阅读。

为孩子订份好刊物。虽然四年级孩子可以阅读的刊物不多,但是为了让孩子树立阅读刊物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订一份好的刊物也是非常必要的。小学学习资料和娱乐刊物有《语文报(小学版)》、《快乐作文》、《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少年儿童故事报》、《少年科学画报》、《读写算》、《学与玩》、《少年文艺》、《我们爱科学》等。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可选择稍微高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相反,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可以选择略低于孩子实际水平的书籍,以免挫伤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为孩子从网上下载一些书让孩子看更方便些。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在电脑上阅读远不如阅读纸质图书效果好。一是电脑阅读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对孩子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二是电脑阅读存在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不像纸质书籍那样携带方便;三是电脑阅读不便于做笔记,而且孩子在电脑上阅读很容易禁不住诱惑玩电脑游戏。所以最好还是让孩子阅读纸质书籍.

 

二十五、 开始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自发地喜爱读书的时间很短,一般在七八岁到十一二岁之间,如果在这个时间里不能让孩子树立起对书的好奇和喜爱,过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兴趣将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成长带来的各种烦恼开始占据孩子的心思,家长便失去了引导孩子读书的好机会。

四年级是引导孩子养成独立阅读习惯的好时期。尽管几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时机,但是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水平低,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可以阅读的书籍的范围和内容极其有限,读书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父母的帮助,很难完成独立阅读。根据现行的小学教育大纲,四年级的识字水平已经接近脱盲的水平,识字水平的提高为孩子扩展阅读范围提供了可能条件,孩子阅读书籍的内容和范围可以更宽泛些。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和学校教育的深入,孩子的兴趣可能更加广泛,对自然科学、历史等领域的兴趣增加,这为孩子扩展阅读的范围提供了内在的动力。由此看来,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最佳时机。

有些孩子很早就开始看书了,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也有些孩子直到四年级还没有养成爱书和读书的习惯,这时候家长应该赶快采取行动,让孩子做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培养四年级孩子独立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让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让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重要一点。四年级孩子开始接受间接激励,家长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告诉孩子读书是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书可以让人更开朗,可以让人胸怀更广阔,读书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和学习成绩。不过,说明读书重要性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对读书的喜爱和重视。

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气氛。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家长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是使孩子喜欢读书的关键。例如有项研究表明,如果家长有读书的习惯,儿童在10岁以前就很容易热爱读书,从而养成读书的习惯。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在空闲之余孜孜不倦地读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有些家长会抱怨说自己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读书,尤其是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自学成才、身残志坚的中国当代保尔张海迪曾经说过,爱读书的人是不会借口太忙而放弃读书的。要想给孩子提供一条探索世界的捷径,要想让孩子形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家长应该首先做好示范作用。此外,家长还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光线良好和视野开阔的房间,备好书橱和桌椅,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读物和工具书,墙上贴上爱读书的名人肖像和名人警句等。

读书需要诱导

诱导孩子读书。帮助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内在驱动力是对读书的爱好,而对读书的爱好只有通过读书本身获得的乐趣才能够形成。最初,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的书,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去读书,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孩子把书中的故事讲给自己听。总之,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读出书的乐趣,这是促使孩子独立阅读的关键。

二十六、 帮助孩子选书

帮助孩子确定要阅读的好书。美国有项调查表明,小学3至5年级孩子的阅读书籍具有一定的特点,首选的是童话故事书,其次是科学幻想故事书,再次是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书,另外就是一些数学游戏、发明创造、科学知识、动物世界、海洋、旅行、战争、历史、笑话、娱乐、诗歌、传记和天文地理方面的书。其实不同孩子的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孩子喜欢的书也是有所不同的,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独立阅读的书难度要适中,尽量选择那些配有一些有趣插图或图片的图书。

阅读方法指导

及时地给孩子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包括如何选择有意义的书籍,如何制定读书计划,如何精读一本书,如何略读一本书,如何做读书笔记等。

阅读计划

家长要着手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具体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可以是单独的计划,也可以是学习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尽可能具体,例如列出每周需要阅读的书目和时间安排,给出完成计划后的奖励方案。当然读书计划的制定需要孩子的参与,家长不可以越俎代庖。最初的阅读计划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定,几个星期之后,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根据情况帮助孩子修改。

及时给予评价

根据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完成了阅读计划,家长要及时地给予奖励。奖励是鼓励孩子读书的动力,随着四年级孩子自我评价观念的形成,奖励要逐渐从物质性奖励向精神性奖励转变,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心境。例如可以采取计分制,每阅读一本书就为孩子记一定的分数,一个月或两个月后进行结算,可以换成一定的物质奖励。家长在饭后或孩子空闲的时候与孩子一起讨论一本书,或者表扬孩子书读得认真仔细,夸奖孩子的理解能力强或记忆力好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孩子读书的精神性奖励。如果读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如果属于孩子自身的主观原因,家长应该委婉地提出警告。如果属于计划不合理,应该帮助孩子修改读书计划。

阅读方法指导

让孩子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很重要。很多专家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于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是必要的,正确的阅读方法本身也可以固化为良好的习惯,成为孩子有效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孩子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乐趣。

很多名人在一生的学习和读书中从不同方面总结出科学的读书方法。例如,我国历史学家郑天挺认为,要在一定的时间里精读一本书,对于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人、每一个地点和每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研读,这样才有利于增长学识和分析能力。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读书分为两类,一是精读(包括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于身心的名人格言),二是泛读。精读加深理解,而泛读拓展知识。著名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需要三遍,即通读、精读和消化。第一遍对整本书的内容、风格和结构做简单的了解,第二遍仔细研读,对书中的内容做细致的分析和解剖,第三遍是回过头来再通读全书,对整本书进行总结和概括。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需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问和多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倡导读一本书要分几次读,每一次探讨一个方面,如果方方面面都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

二十七、 从阅读感兴趣的书开始

指导孩子阅读需要从孩子喜爱的书开始。无论家长陪孩子一同读书还是孩子独立阅读都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而不是从家长觉得重要的书开始。从自己喜欢的书读起,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孩子读的书越多,知识面就会越宽,读书的兴趣就会越浓,孩子对书的喜爱就会越深,养成读书的习惯就越容易。在不断的读书中,孩子可以逐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而科学的读书方法本身可以让孩子提高读书的效率,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兴趣,这样孩子就更加喜爱读书,形成逐渐强化的良性循环。四年级孩子可能更喜欢一些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民间故事、寓言和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应帮助孩子找到一些印制精美、配有一些图片的相关书籍。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喜欢什么读物。例如孩子在书店里可能在某一类书柜前驻足的时间长,并饶有兴致地翻看;孩子可能受同学和朋友的影响不止一次地提及某一类图书;当孩子阅读某一类图书时,能够迅速进入阅读,而且阅读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发现上述现象说明孩子比较喜欢这一类图书。

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喜欢某些图书。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其中有趣的部分,并津津有味地分析其中的内容。例如与孩子一起阅读爱迪生的故事,然后引导孩子思考:

?哪些方面的特点与爱迪生成长为一位大发明家有关系?

?爱迪生好奇好问给他带来了什么麻烦?

?哪些事情说明爱迪生具有实验精神?

?你还知道爱迪生其他的故事吗?

教孩子掌握精读的方法

精读就是仔仔细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将所读的内容理解清楚,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在阅读重要的书籍时一般要采用精读的方法。四年级孩子需要训练自己的默读能力,家长可以限定时间,让孩子默读。但是需要告诉孩子默读不是无声的朗读,不要让字词的读音体现为声带的运动,这样会降低阅读的速度,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精读需要思考。精读要的是读懂的效果,不是逐字逐句的读书形式,所以精读的时候一定要分出一些精力进行思考,弄清楚所读段落含义,所读的故事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没有思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所读的内容。一般来说,精读的方式是逐句阅读,精读不仅要读懂书中或者短文的内容,还要明白哪些内容是得出的结论(主干),哪些内容是为结论提供证据的材料(枝叶),在精读的时候,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读主干上,枝叶的阅读可以粗略一些。例如上文中爱迪生的故事,文章的结论在第一和最后一段,爱迪生好奇多问,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和实验精神,这使得他最终成为一个大发明家。为了说明他好奇多问、具有想像力和实验精神,文章采用了一些事例说明。

精读需要体会语言的精妙,读懂文章之外的含义。很多文章,尤其是一些名家的经典文章或者古文意义深远,需要孩子认真体会,甚至还要理解一些句子的弦外之音。例如有些句子说的是反话,真正含义与字面的意思正好相反。

教孩子精读,父母应该找出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一些好文章,告诉孩子如何在文章中找中心句,如何在段落中找关键句,如何理解作者的语气,如何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并试着让孩子去分析。当然家长一定要找一些浅显的、逻辑关系清晰的短文,以免孩子在阅读中感到困难而产生挫折感。

 

二十八、 教孩子掌握速读的方法

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的阅读,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细细品味和消化,而是了解书中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速读只需要快速地浏览文章的主题句和段落的关键句,了解基本内容和结构就可以了。

速读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速读的时候视线要宽阔一些,眼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移动,而是以一句话甚至一段话为扫描的对象,这些信息进入视线以后,大脑要快速地分析这些材料之间的关系,将主要的内容提取出来。速读的时候不可能朗读,只能默读,可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速读的特点是快速,只需理解关键的内容,所以阅读的时候可以将文中长句子的关键词找出来,将修饰的成分忽略掉。

速读一般用于阅读浅显的故事和用于扩展知识面的阅读材料,四年级孩子对速读还比较生疏,家长要逐步引导孩子加快阅读的速度,掌握速读的方法。因为随着孩子阅读范围的扩展,速读是更为重要的阅读方法,很多人直到成人也未能掌握速读的方法,不能快速地阅读会给学习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影响知识的涉猎和研究的开展。

不同的读物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不同类型的读物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具有不同的阅读技巧。

故事类读物:孩子很大一部分读物是故事类图书,让孩子通过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科学故事等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辨别是非,并在读书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梦想,形成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准则。

阅读故事一般要找出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结局怎样

故事的启示是什么

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将看过的故事讲给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听,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概括总结能力和记忆力,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

科普类读物:科普类读物也是孩子喜欢看和必须看的重要书籍,可以帮助孩子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科普类读物包括科幻小说和科普知识。在阅读科普知识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将观察和读书结合起来,也就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和体验书中看到的科学知识,同时鼓励孩子通过观察发现科学问题,并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科幻小说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动人的故事中寻找科学知识,并分析这些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展开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学习参考类读物:学习参考类读物有很多种类,有配合课本学习进度的辅导书,有拓展学习能力的参考书,有的是按照课程划分的分科辅导材料,有的是全科性质的辅导材料。

一般来说,大多学习参考类图书需要精读,必要的时候要做些笔记。参考书中的一些典型练习题可以适当做一做,并与老师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联系起来,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将参考书的内容补充在课本上。四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合理利用参考资料的习惯,家长不要买太多的参考资料,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利用参考资料学习的意识,引导孩子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同步学习。

 

二十九、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较重要的一些好习惯有:

善于利用速读扩展知识面和选择有用的东西:很多书籍不需要精读,利用速读选择其中对自己有用或者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精读。或者利用速读搜索解答问题的答案。例如很多历史故事只要了解关键的人物、事件和意义就可以了。还要引导孩子阅读综合性参考工具书,例如《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从而扩展知识面。

循序渐进地读书:四年级孩子刚刚进入阅读阶段,需要从其喜欢和相对较为简单而有趣的故事书和科普读物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读厚厚的世界名著或者小说。不过,如果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一些名著的简易读本,这些书一般需要精读。很多家长总是督促孩子读各种各样的小学生作文集和日记精选,并要求孩子背下来。最好的方法是家长结合孩子习作的学习,引导孩子精读不同题材和类型的小学生作文范文,体会优秀范文的基本写作要求,积累好词好句。

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认字词,重要的是读懂其中的内容,理清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从中学到知识或者明白一些道理。不管是理解内容,还是学习知识和明白其中的道理,都需要孩子不断地思考。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认真思考书中的描述,还要引导孩子结合生活理解其中的道理。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在精读一些经典文章或者书籍的时候,一定要做读书笔记。

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阅读。这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例如准备孩子感兴趣的书籍,让孩子养成按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等。

教孩子做读书笔记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并满载而归。只读书而不作笔记就像畅游后空手而归。很多热爱读书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从孩子熟悉的课文或者喜欢的书开始。笔记的内容可多可少,可详可略,一开始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如果孩子刚刚开始做读书笔记,即使孩子只记下很少的一二十个字,家长也要给予鼓励。家长最好先为孩子做个示范,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孩子看。

做读书记录的形式有很多种。一是在书上做记号或者写批注。让孩子在书上用一些特殊的符号(例如着重号、波浪线、单线等)在重要的或者优美的文字或句子下做上标志;或是在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有所感想的段落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观点(例如景色真美很有道理等),或者认为某些文句写得很糟糕,就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看法。二是做读书摘录,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欣赏的好词佳句或者名言警句,在笔记上摘录下来。三是将读过的内容缩写下来或者写出读后感。这里所推荐的读书笔记是糅合后两者的一种形式,但以第三种形式为主,要求孩子将读书的体会或者收获写在笔记本上。读书笔记有一定的形式,要告诫孩子按照一定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读书笔记应该记下以下一些内容:

记下文章的出处、题目和作者。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将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录下来。一般来说要将文中的人物、事件、结论等进行概述。

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尤其鼓励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感受。

鼓励孩子将文中好的句子和词汇摘录下来,以备自己写作文的时候用。

 

三十、 写日记是个好方法

日记是孩子畅想的天地

写日记有许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写话,一般在二年级老师就要求孩子写几句话的日记,但是现实中很少有孩子能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写日记的好处很多,家长不仅自己要认识到,还要帮助孩子认识日记的重要性:

写日记需要坚持,所以写日记是培养孩子恒心的重要途径;

写日记可以让孩子积累写作的词汇和语言,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同时还可以起到练字的作用;

写日记有利于孩子不断反省自己,帮助孩子构想理想中的自我,不断发现自己生活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激励孩子不断地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写日记可以增强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要想写好日记就得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将自己的心声倾诉出来,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日记的题材多种多样

有人说,孩子最初写日记就像一个孩子最初学走路一样,需要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扶一把或者拉一把。尽管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会如何写日记,但是很多孩子仍然因为写日记没有话可说感到为难,所以家长的帮助和提醒有利于孩子增加对有意义事情的注意,使孩子的日记丰满起来。

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低年级孩子的日记可以称为一句话日记,孩子日记的内容和题材一般来说较为简单。随着识字水平的提高和语汇的积累,以及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四年级孩子完全可以写出200~300字的日记,日记的题材和内容会更为多样和丰满。

家长要帮助孩子写不同题材的日记,最好为孩子提供一些各种题材的日记范文,并帮助孩子完成一篇或者多篇每种题材的日记。这样孩子就可以比较好地写各种题材的日记了。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是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选择有意义的那些记录下来。日记的特点是灵活多样,篇幅可长可短,结构自由,可写人物、事件,可写景状物,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想或者想象。日记要以第一人称来写,所写的内容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能够编造。

家长往往需要帮助孩子确定一天里哪些事情应该写进日记里,帮助孩子将日记写得流畅、有序、详略得当。

对于同一个题材,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或者用不同的方式去写,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比如让孩子写我的妈妈。孩子可能对妈妈充满赞美之词,赞扬妈妈的辛苦、慈爱、智慧、平和等。但是妈妈也有缺点,应鼓励孩子客观地评价妈妈,写写妈妈的缺点,或者对妈妈提出一些忠告。另外,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描写妈妈,可以写一件与妈妈有关的事件等等。


三十一、 写人和记事的日记

写人物和记事很多情况下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情况下,人物的性格和个性需要以具体的事件为材料,而反过来,事件中必然会有人物,事件的描述和记录往往要对人物进行刻画。

写人物需要写出个性。表现一个人特点的除了外貌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来表现。

写人物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说明。

无论写人物还是写事件,都要具体。

每篇日记要有一个写作的目的,不是记流水账。写人物要说明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对他的评价,语言和行为事件的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来服务。写事件要注意写出重点,不要将所有的细节都一一列出。

写景的日记

写景就是将自己印象最深刻、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通常描写景物的顺序有:

按照空间顺序描写。例如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先写地上的景物,再写天上的景象;或者先写中间的景物,再写四周的景物等。一般来讲,写景要交代清楚景物的空间方位。

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有些景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按照游览顺序描写。对一处景观的描写有时候可以根据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这种描写有时候还可以与感受或者事件结合起来。很多游记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有时候可以将不同的写景顺序结合起来。

状物的日记

状物是孩子日记的重要内容。一般的孩子写得比较多的有小动物、植物和一些物品如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等。

小动物一般从形态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来描写。如果能够写出孩子对小动物的感情和交流,甚至言语对话,会使得日记更加动人和真实。

植物一般从外形入手,抓住它们根茎叶花果等方面的特点,注重使用拟人和比喻,注意将植物的颜色描述出来。如果孩子将对植物品质的拟人化想像写出来,就是一篇再好不过的日记。

建筑物的描写一般要从外观和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来写。建筑物的描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说明建筑物的规模大小和特点,例如雄伟、精致、纯朴、豪华、破旧等。

写感受或者想像的日记

写感受或者想像的日记一般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写感受应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写想像就可以随着自己的想像力而纵横驰骋。

最初写感想的日记最好结合课程的学习进行。家长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讲讲对一篇课文或者一个故事的感想,然后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感想写在日记里。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将读到的书或者故事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进日记。

鼓励孩子改写或者续写小故事,例如续写坐井观天,将学过的古诗写成小故事等。

鼓励孩子设想自己的未来,或者展望未来的社会生活,让孩子将自己的梦想记录下来。

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感想写进各种日记里,赞扬孩子的想像力和与众不同的感受。


三十二、养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

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做作业需要父母督促和陪同,还有的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本该一二十分钟做完的作业,需要拖延一两个小时。也有的孩子作业不认真,家长严格要求就哭,不严格要求就敷衍了事。很多家长为孩子写作业伤透了脑筋,对此一筹莫展。

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作业,最后自觉收拾好书本和文具。养成孩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但是如果低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家长也不要着急,利用习惯行为训练法,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自觉认真地做作业。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好孩子必须认真做作业。作业不是老师故意给孩子出难题,也不是老师给的一种负担,而是复习所学课程和学习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做作业也是一种学习。如果孩子将作业看作一种义务,试着喜欢做作业,那么做作业的过程就是愉快的。

其次,为孩子制定做作业的标准。例如写字要认真,姿态要端正,字体要工整,答案要正确,字面要整洁。这些标准同时也是老师所要求的,如果孩子这样做作业,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这些标准对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

再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自觉做作业行为训练计划,为期一个月。在上述标准的要求下,在家长监督的前提下,要求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并制定相应的物质性奖励措施。家长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激励孩子完成计划的热情,多给孩子表扬。随着孩子习惯的养成,奖励的频次和数量要逐步减少。一个月后,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自觉做作业的习惯,家长也要注意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如果符合制定的标准,给孩子赞扬,为了鼓励孩子也可以偶尔给一些物质性的小小奖励。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不要将答案或者方法直接告诉孩子,而应该启发孩子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和答案。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启发下想到了答案,家长要夸奖孩子,鼓励他遇到难题以后要有信心,就像孙中山那样愈挫愈奋,难题肯定能够解决。其实,自己解决难题之后,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激励孩子在类似的情景下自己去努力解决。

 

三十三、 学会查阅资料

四年级孩子学习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扩展,经常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更为重要的是,有好奇心的孩子不可能总会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理想的答案,如果孩子得不到问题的答案,时间久了好奇心就会泯灭。因此要想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孩子学会查资料就等于将孩子自己正在铺设的学习道路延长和拓宽,为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在教孩子查阅资料方面显得非常不足。例如,美国教育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给孩子安排研究任务,让孩子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写成小论文。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甚至能够完成几十页的论文,而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甚至还不能独立完成论文。很多教育专家呼吁我国的教育应注重对小学生自学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其中让孩子自己学会查找资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培养孩子查找资料的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家庭和社会为孩子提供可供查阅的资料。在我国,就社会为儿童提供资料查阅服务来说,条件并不太理想,我国不仅图书馆的数量少,而且图书馆很多服务并不对儿童开放。家在城市的孩子,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图书馆和书友之家等借阅图书,家长可以为孩子办理长期的借阅证。如果图书馆不为儿童办理借阅证,家长可以自己办理借阅证,以方便为孩子借阅相关的图书。不管是否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图书,家庭最好为孩子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包括字词工具书如字典、词典,有条件的可以准备辞源和辞海,综合性工具书如《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其他专业性的知识汇编和集锦等如全唐诗、宋词、中外名著简介等。因为很多工具性的图书对家长也非常有用,所以建议家长多购买一些相关的图书。

具备一些必要的可供查阅的资料之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提的问题或者孩子课程学习的需要,在孩子有兴致的时候让孩子向你解答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孩子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根据孩子各门课程的学习或者某段时间所关注的问题,可以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有趣的问题。

在帮助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时候,家长要指导孩子怎样去查找资料,例如首先要判断这些答案可能在什么地方查到,然后去找相应的书籍,找到书籍之后先阅读目录,然后阅读相关的内容。如果家里的书中查阅不到问题的答案,家长要向孩子解释这些书还可能在什么地方借阅到,或者领着孩子去图书馆查阅,或去书店查阅和购买相关的图书。随着孩子查阅资料的意识建立起来,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方式查阅资料。

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人们提供阅览、查询和借阅服务的一种机构。有些地方可能有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一定要遵守图书馆的文明准则和行为规范。图书馆有藏书很多的书库,是为人们提供各种借、阅和咨询服务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对孩子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借阅和咨询服务。

 

三十四、 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四年级孩子要学会做各种笔记,例如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名人名言录和作业笔记等。要为孩子准备美观耐用和各具特色的笔记本,鼓励孩子多做笔记。等孩子完成一些记录之后,要鼓励孩子整理自己的各种记录。

补充笔记:有的笔记之间可能有联系,让孩子在有联系的笔记之间作出说明或记上标志。有时候会发现原来的笔记不完整,或者有了新的体会,应该及时将笔记补充完整。所以建议做笔记的时候要留出一些空白,以备以后补充。

重新整理:如果有必要,鼓励孩子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课堂笔记,甚至可以将精华的记录装订在一起,或者整理在一个新的本子上。至少每个月整理一下自己的作业,将做错的题目抄在一个专用的本上,可以称之为错题集。错题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记录语文和英语,一部分用来记录数学。也可以每一科使用一个小本子,可以连续使用,直到将本子用完后再换新的。

放在固定的位置:无论是正在记录的笔记还是已经做好的笔记,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例如放在自己的书橱里或者书架上。不要将做完的笔记随便乱扔,要知道每一本笔记都是孩子进步的脚印和阶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声激励和奖赏。

孩子的成功从反思开始

作学习的主人需要学会反思自己。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思考,找出原因;反思自己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思考自己在一段时间里的收获,是否应该做得更好。通过反思,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更容易改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更乐于与家长进行交流,一旦有困难更倾向于向家长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年级孩子刚刚开始反思的旅程,家长要注重引导孩子多反思自己,少反思环境;多反思习惯,少反思自身的水平;多反思方法,少反思知识的不足。避免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难以改正的,或者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身难以改变的因素,如脾气暴躁、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家庭环境不好、没有天赋或家庭教育不好等。

父母的反思是引导孩子的前提。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影响,例如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否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书籍资料?引导孩子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等等。

 

三十五、 语文是思维的源泉

语文不是字、词、句,而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文不仅是社会交流的工具,还是人们进行思维的工具。研究表明,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大脑中进行着一种内部的言语过程,没有外部字词句段文等语言工具的支撑,人将无法进行思维。所以,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思考。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如何通过语言和文字去理解和思考。

语文教育对孩子学习和发展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意义。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因为语文学科赋予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前提,是包括数学在内所有基础学科的基础,是与人交流的必备工具,还因为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同时担负着启蒙孩子们情感、思想、道德、审美乃至人生观的使命,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中学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育源于生活与学习的自然需要,表面上是字词句段文等语言学习,在本质上是对孩子情感和思想的启迪和培养,因此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不仅独具一格,而且对其他学科教育具有滋养和工具功能,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由于语文教育具有培养孩子能力和涵养孩子心灵的基础性功能,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客观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在小学学校教育中历来是课程计划表中课时最多的一个学科。人们在断定一个人是否文盲时,往往把他是否识字、识字量多少这一主要由小学阶段培养的基本的语文能力作为首要标准,足见语文对于小学生、对于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取得学业成功,家长一定要重视语文的学习。

四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要更加注重阅读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育中要重视字词句段文等语言文字训练,没有这些基本的语言文字基础,孩子就无法阅读和学习,也就不能更好地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发展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四年级孩子开始进入脱盲的水平,可以踏入阅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新阶段了。

更严格的字词句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事情,家长要将指导的重点放在更为重要的方面。鉴于在家庭中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职能与学校并不完全相同,家长可以参照学校语文教育的方法,但是不应该将学校语文教学挪到家里来。学校教育虽然也强调语言文字教学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情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是往往以字词句段文等语言文字教学为全部内容,有些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语文教学中存在这种重工具性而轻陶冶性的弊端,很多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以后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例如有人曾在辽宁省沈阳、大连、本溪、海城、辽阳、岫岩、瓦房店等7个市县共38所小学作了一次题为我心中的语文课的问卷调查,共有2000名3~6年级的学生认真回答了问卷中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年级学生喜爱语文的更多些,把语文排在第一的约占93%,高年级、特别是6年级的学生最爱语文的就相对少了一些,约占40%,而喜爱数学的就相对多了,约占50%。


三十六、 注重保持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随着孩子的成长,语文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如果引导不当,四年级孩子可能开始失去对语文的兴趣,露出偏科的端倪。因此保持孩子对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不喜欢语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一些:

学习中缺乏成就感。相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方面四年级孩子的交往范围和兴趣爱好逐渐趋于广泛,对孩子有吸引力的事物增多了,另一方面随着语文学习要求的提高,很多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没有及时得到发展,再加上语文学习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学习上的进步,学习上的挫折感或者缺乏成功感使得很多孩子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语文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爱学语文和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对语文学科的价值和语文学习的意义有所认识。是否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兴趣、动机和质量。

语文能力获得的程度。孩子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高低与语文学习兴趣成正比。某一方面语文能力强的学生,由于经常有成功的体验,具有足够的自信,通常更爱学语文,语文学习成绩也始终呈上升趋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语文能力比较弱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语文课上成功的体验少,缺乏足够的自信,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多方面的语文学习障碍,也就愈加不喜欢语文。

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很多孩子因为喜欢语文老师而喜欢语文课程,对老师的好恶往往会迁移到对语文课程的态度,这种情况对四年级孩子来说是很普遍的。

学习材料的吸引力和难度。学习材料中的课文如果是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寓言和故事,语言充满童趣,含义隽永,而课后练习形式多样而新颖,能够激发孩子的共鸣和兴趣。如果学习材料太简单、过难,或者练习太多,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为了保持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家长应该:

通过具体的事例告诉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孩子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工具性质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是学习各门课程和提高交流水平的语言工具,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基础。二是从陶冶性情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历史积淀,语文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陶冶和文化熏陶,乐趣自在其中。尽管要求孩子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孩子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但是家长要给孩子一种高远的视界,为孩子准备一个永不枯竭的兴趣之源,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帮助孩子发展某种或者全面的语文学习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如果孩子普通话标准,音质动听,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朗读能力;如果孩子善于观察,词汇丰富,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习作水平高人一筹;如果孩子识字多,喜欢阅读,可以有目的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让孩子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充满自信;当然如果孩子各方面的语文能力都很优秀,对孩子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有利。

寻找有趣的学习资料,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咨询老师和朋友,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好的学习材料,引导孩子阅读和学习。

 

三十七、 语文学习中的听和说

听和说是重要的交流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前提条件。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不仅要听得清晰,还要善于把握说话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能够迅速通过联想明白说话者的意图。在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善于听老师对知识要点的分析和说明,其次是善于在各种社会交际场合中听取别人的观点和语气。如何训练孩子听的能力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一环,有些孩子在听课过程中总是漏掉一些关键的内容,或者家长说过什么之后,孩子好像并没有理解家长的话语。这些孩子往往不是听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所以家长不仅要训练孩子的听力,还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告诉孩子,认真听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听的时候尽量与说话者有目光和情感交流。让说话者知道你是否理解他的意思,以保证正确地领会说话者的意图,这对听课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也是交流的必要。在家里,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是否经常打断自己的讲话,如果是这样的话,要给孩子定下一定的交流标准,强制孩子听完自己的话以后再进行解释。

说,就是向别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社会交流的关键环节。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不能准确地转述别人的观点,或者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家长就需要想办法培养孩子说的能力:

有的孩子不敢说是因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或者不流利,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家里用普通话交流,或者鼓励孩子用普通话给父母读短文和讲故事,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给孩子积极的交流暗示。

有的孩子不能正确或者完整地表达自己或转述别人的观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信心,或者在交流过程中曾经受到过挫折。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缺乏信心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加孩子开口说话的信心。家长不要忘了,孩子在家里受到尊重和赞许是孩子在课堂等一些公共场合敢于说话的开端。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是因为他认为在一些场合自己不说话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必须要说。这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说话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和父母都希望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应有意识地称赞孩子的一些观点很好,如果他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表达出来肯定很棒。

有的孩子不能对答如流可能是没有很好地听别人的问题。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听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有的孩子说话往往颠三倒四,或者说话没有观点,闪烁其词,这时候孩子可能对要谈论的问题没有形成看法或者一无所知。说是孩子思维的一种反应,如果孩子在大脑中没有任何观点和想法,没有思维的过程,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说得流利,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讨论一些孩子比较熟悉的问题,每次发言的时候鼓励孩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等孩子能够用简单的话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再鼓励孩子用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逐步训练孩子思维的连续性和敏捷性,从而使得语言表达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性。

不管什么情况下,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都是有利的。例如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演讲比赛,鼓励孩子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就一些简单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者争论。

 

三十八、 语文学习中的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要求:

有表情地、流利地朗读文章;

学习快速地浏览和略读文章,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语气,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某个句子的意义;

对优美隽永的诗词能够熟读甚至背诵;

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会思考,最好能够提出一些问题;

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能够按照一定的格式做读书笔记。

四年级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家长可以用孩子课本的课文,也可以用其他的阅读材料,引导孩子学习和掌握好的精读方法。这里介绍一种在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语文学习方法——“SQ3R五步读书法,这种读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采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鼓励孩子多读和多背诵。过去,教育界对古代背诵四书五经的教育方法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现在很多学者和专家发现这种诵读的方法对于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小时候的诵读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多读和背诵本身可以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由于熟记于胸,这些好的句子和词汇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孩子自己的语言,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

语文的学习还与广泛的阅读密切相关,读的书越多,孩子就越爱学习语文,所以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学习计划或者阅读计划提高孩子的识字水平,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多读就一定会写吗?

写作需要训练。一般家长们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孩子读书很多,作文就一定会好。其实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多读书的孩子作文也未必很优秀。四年级孩子习作的关键是从写段落向写作文过渡,段的训练仍然是四年级孩子习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孩子学习说话和写作的基础。段的学习既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孩子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点。写训练的成败,决定了孩子作文起步的成败。为了加强段的写作训练,家长可以让孩子就一个主题写几句话,注意表达的连续性和逻辑性。

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习写作文。关键是让孩子喜欢写。四年级孩子的作文要求不高,只要能够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只要有内容,不要求完美的形式,关键是形成写作的兴趣,让孩子了解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要求孩子五多

多听和多看:四年级孩子的作文一般是纪实性的,所以要引导孩子多听周围自然界的声音,多听人们的对话,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生活,这样孩子才能够有材料可写,这就是多听和多看。

多写:就是让孩子将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先是写一段话,如果孩子想写的东西多了,可以写几段话。在写的过程中家长要为孩子做参谋,哪些事情应该写,哪些事情不用写,引导孩子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多了,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犯难了。多写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一方面积累生活资料,一方面积累读书资料,为写作文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多想:无论是听、看,还是写,都需要孩子用心去想,用心去组织,写作想像类的作文更是需要孩子展开想像的风帆。可以说,没有多想,作文就没有灵气和灵魂,没有灵气和灵魂就没有好的作文,多想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多改: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修改和补充。

 

三十九、 时时刻刻学语文

语文首先是交流的语言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学习语文的素材和机会,实际上,生活中的学习是培养孩子语文学习兴趣和增强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孩子时时刻刻学语文。

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孩子练习用普通话与父母交流;利用饭前或者饭后等休息时间与孩子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锻炼孩子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向孩子介绍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让孩子自己去阅读;回想自己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并介绍给孩子;在看电视或者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重要词语,故意向孩子请教发音和用法,鼓励孩子查找工具书,问题解决后表扬孩子学习的热情,并真诚地谢谢他的帮助;在谈心中询问孩子学校语文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困惑或者问题,尤其是要留心孩子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开始不愿意学习语文,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只要家长有心,生活中到处有学习语文的时机。

与小伙伴们一起学习语文:孩子与自己的小伙伴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他们在一起总会探讨一些问题,彼此发言积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不管怎样,孩子们在一起总是很愉快。利用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学习语文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家长可以不经意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他们的讨论,鼓励孩子们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有理有据地反驳其他孩子的观点;让孩子们做个游戏,然后让他们做口头作文(如果你的孩子在这种作文比赛中表现不错,他会很乐意将这些写出来);让孩子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和方法,比如,如何学习更多的生字,如何坚持写日记,怎样观察周围的人们,怎样写一件事情更加有趣,怎样将比喻句子说得更有趣等;让几个孩子共同读一篇短文,然后让他们讨论短文后面的练习题(如果有奖励的话,孩子们会更加有热情);或者让孩子们相互交换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读,然后交换彼此对同一本书的看法。总之,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语文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十、数学是未来学习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具有实践应用性质的科学,是实践应用的工具。数学来源于实践,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在于实践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最常见的是计算问题和图形问题。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数学和科学之间的特殊联系比数学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很多科学研究的方法经过抽象以后体现在数学研究之中,例如科学方法研究中的调查、猜想、证明和推理,都遵循着数学研究的基本模式,所以数学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它寻求蕴藏于周围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模式,并将之抽象出来。所以学习数学的关键不是得到题目的答案,而是探询题目的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的模式,敢于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有专家认为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仅是关于数的科学,这种认识就决定了数学对人们思维的训练作用在所有科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又称数学为思维的体操”.


四十一、了解小学数学教育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育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数学的性质和应用途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的应用性不仅没有被替代,反而显得更加重要,数学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点更加突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悄然变革,从以前注重计算到现在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家庭教育要体现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不要仅仅注重孩子计算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形成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观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要了解孩子数学学习的内容:

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分数及简单分数的加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及其加减法,认识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整数的混合四则运算等。这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传统重点。

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为了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数学意识,要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孩子意识到在他们周围存在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并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逐步形成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的意识倾向,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例如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数量方面的某种敏感性,包括对数的相对大小做出迅速、直接的判断,以及能够根据需要做出迅速的估算。数学意识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逐步培养。

解决问题:利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意识,正在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能力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是现实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就为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提供了可能。

数学交流:数学是一种语言,一种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高级语言,它能够简洁而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很多国家加强了数学交流教育,鼓励孩子将数学看作一种交流信息的基本工具。数学交流是孩子必备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阅读并理解数学课本,并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包括读、写、说的能力。但是,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中,交流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思维能力:以往主要关注逻辑思维能力,即抽象、概括、演绎、推理,现在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育还关注那些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观察、分析、比较、猜测、直觉等能力。思维能力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培养.

 

四十二、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即使是最简单的小学数学,即使是当前的小学数学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仍然非常明显。很多孩子最初对语文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感,但是对数学却没有这种感受。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破茧而出,对数学比较容易产生一种好奇感,如果家长引导得当,不难形成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好玩的启示。2004年,已经93岁高龄的世界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仍然思路敏捷,破解了困扰世界数学界50余年的一道难题。这一年大师获得了百万元的邵逸夫奖,南开大学也为他追加了一百万奖金,此外天空中一颗小行星也以陈省身的名字命名。他的成就世界闻名,对于数学,陈省身的评价是数学就是好玩,正是因为对数学感兴趣,陈省身才像一位乐此不疲的登山队员一样不断地攀登数学这座很多人不敢攀登的险峰。

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数学很有趣

让孩子认为数学很有趣,家长可以利用数学的奇趣吸引孩子。自然界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家长可以出个很难的数学题考考孩子,鼓励孩子克服这个难关,而一旦孩子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家长经常为孩子提供展开数学想像的奇趣空间,就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让孩子说出小三角形面积是大三角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家长要鼓励孩子动脑子,想一想怎样才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出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数量关系,提示孩子可以将三角形的位置动一动。很多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将小三角形移到大三角形的一个角,但是还不能很容易地看出二者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家长可以根据图中的三角形的大小关系,用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让孩子用纸片进行比较。很快,一些孩子就会发现将小三角形倒置过来,大三角形就会立刻被分为四等份,那么大小三角形面积的数量关系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题目告诉孩子变形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过分数以后,给孩子出一个经典的数学趣题:

有位农夫共有11匹马,他临死的时候留下一份遗嘱:将财产的二分之一分给小儿子,将财产的四分之一分给小女儿,将财产的六分之一分给大女儿。农夫死后儿女们为分割财产伤透了脑筋,怎么办呢?最后还是一位邻居牵来自家的一匹马帮忙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是怎样解决的吗?

对于孩子来说,11不能够被6、4、2整除,这个问题难就难在这里。不过可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算一算如果加上邻居的一匹马,是否很容易就将马匹分开了?

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引入一个量,用来帮助解决问题,这个量本身对数学问题的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像这样有趣的数学问题有很多,家长可以很容易从资料中找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数学很有用

数学很有用,通过成功解决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喜欢数学。家长可以通过很多例子说明数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孩子重新理解数学,而不是单纯去背诵和记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可以使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运用已有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并通过此过程学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解决太难的数学问题,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打击。家长可设计一些情景,让孩子自己找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成功是让孩子体会到数学有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孩子认为自己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才能因为感到数学有用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要去商场买东西,一共需要买三件商品:铅笔盒7.2元,钢笔4.5元,笔记本3.8元,至少需要带多少钱?

家长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并让孩子提供帮助。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口算计算结果,以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例如,如果亲友要搬家,可以让孩子算一算将床和厨子放在同一个房间里是否可以放得下;外出的时候测量出孩子的步长,在公园里或公共绿地估算出一些规则草坪或者花坛的面积,测量两个电线杆子之间的距离,或者从小路口到自家门前的距离等;认识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的各种几何图形,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是多么重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根据生活说出一些自己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时间计算,面积和长度的测算,不同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估算步行的速度和距离,分数和小数的应用等。

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各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十分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应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孩子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孩子逻辑思维的萌芽出现了,让孩子逐步学会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的方法和步骤,学会进行猜测和论证。

然而,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尚未真正重视数学思维培养这一目标。很多人认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其实这是不对的,最简单的数学现象也是抽象的,蕴涵着数学思维的精华。例如,四年级孩子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孩子们很容易认识到所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不是老师手中的木质教具,也不是指长方形的窗户和正方形的饭桌,图形不是具体的任何物体,而是抽象的形状。同样,分数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存在的,是人们根据需要创造出来的抽象的表示数的方式,2.5元钱表示面值分别是两元和五角两张或两枚钱币,而数字2.5却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物质性含义。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性质,帮助孩子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孩子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形成数学思维的意识是孩子未来数学学习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

四十三、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四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萌发,抽象能力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家长应该抓住这一良好的时机,形成孩子的数学意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要求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更加注重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路,而不是关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法,例如:

图形变换思想: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时,常常会通过将图形进行简单的移动和转动,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如前文中关于两个三角形面积数量关系的例子。

用图表帮助解决问题的思想: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可能有几个条件,只要用图表将这些条件简单地标注下来,画成一幅关系图表,就可以很容易地将问题解决掉。一般来说,在画这类图表的时候要将同类型的条件对应起来,例如人数与人数对应,个数与个数对应,总数与总数对应;将条件的前后关系联系起来,例如一辆公共汽车经过几个站,前一站与后一站上下车的人数之间用线条联系起来,或者对齐列出来。

顺想与逆想:顺想就是顺着问题给出的条件一步一步得到所需要的结果,例如上述课间操排队的问题就是一个顺想的例子。但是有些情况下,顺想比较复杂,而从最后的条件往前想比较容易,这时候就要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    假设的思想:四年级已经开始学习简单方程,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利用假设来解决问题的思想。其实利用假设来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模式,可以简化思维,尤其是在解决一些逆想问题的时候更为简便。

消元思想:如果一个题目涉及到两个未知数,就要想办法去掉一个未知数,也就是将二元问题变成一元问题,这是数学简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解决问题。虽然四年级还没有涉及到二元或多元问题,但是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简单的二元问题,让孩子了解二元的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还可以为今后学习多元函数打下基础。

代数思想:可以将具体的数用符号来表示,用符号表达数学运算的过程或者数学思想。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逐步提升孩子抽象思维的能力,用符号代替具体的数,或者用未知数代替一个量,让孩子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抽象性是数学的根本特点,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代数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概率和统计思想:四年级学到了简单的统计知识,蕴涵着丰富的概率思想。概率和统计是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虽然来自于实践,但是其本身是抽象的。家长要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向孩子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孩子今后学习数学特别是几何的关键,良好的空间想像力有助于孩子解决图形问题或者数形结合的问题。在生活中,空间观念培养的素材比比皆是,只要家长善于挖掘。

此外,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渗透一些重要数学观念,让孩子形成将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意识。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应该要求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讲道理,不可以异想天开,提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列出任何算式,都要有依据,使孩子通过数学学习活动逐步形成灵活、缜密、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四十四、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

学习数学就是一步一步爬台阶,每个台阶就是一个新的数学领域,这些领域是环环相扣的一条链子,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学好,这条链子就会断开,就会有一层台阶缺失,孩子的数学学习就会遇到困难。要想使孩子爬得更高,家长要及时将断开的环节重新扣好,将缺失的台阶重新补上。

以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四年级数学课本为例,四年级的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整数及其运算知识:亿以内的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改写(改写成以为单位的近似数)和比较,亿以内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估算和口算,整数的简便算法,加减和乘除法的意义。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说明:亿以内整数的认知是在万以内整数认知的基础上完成的,又是今后认识亿以上整数的基础;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以前学习加减和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和总结,同时也是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整数的混合四则运算又是今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两步和三步应用题的基础。)

分数知识: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简单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说明:简单分数是今后学习假分数、约分和带分数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小数知识:小数的意义和读法,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小数点的移动和小数大小的变化,用小数表示复名数,求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加减法。(说明:这些简单小数的知识是今后学习无限小数、带小数等复杂小数及其运算的基础,也是解决小数应用题的基础。)

简单几何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和面积的比较,面积单位的进率,角度的度量,垂直和平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明:小学低年级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四年级求面积就是建立在以前基础上的;对其他图形的认识是今后学习复杂图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学习立体图形及其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

实际应用:地面距离的测量;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说明:为以后求土地面积,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打下基础。)

应用题:分数和小数简单一步应用题,两步和三步应用题。(说明:四年级已经开始接触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开始教给孩子利用假设未知数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学习了小学阶段主要的应用题类型,是小学五、六年级学习复杂应用题的前提和基础。)

家长要及时地与孩子沟通,询问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了解孩子数学学习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诊断孩子被困在哪个环节上。一旦了解到孩子的困难,就要将困惑孩子的数学链条重新连接上,制定一个可行的补课计划。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信心,数学不好的孩子一定能够赶上来。

 

四十五、 数学学习的关键

四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关键是将以前薄弱的基础重新补牢,不要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让数学知识的链条断开。

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如果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数学逻辑性的基本特征就无法体现,或者简单地说,概念理解不清就学不好数学。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帮助孩子从不同侧面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对各种数的理解,包括整数、小数、小数单位、分数、分数单位、估算、进率、整除等,对图形的理解如点、线、角、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周长、面积等,对计量关系的理解如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及其进率等。这些基本的概念往往最能够体现数学的基本思想。因为概念比较抽象,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在具体的例子中逐渐体会抽象的概念。

多练习是学习数学的法宝。陈省身自幼喜欢数学,尽管对数学的兴趣是大师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如何学习数学,大师的回答是多练。就像打球一样,要打好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练,练的多才能打得好,光说不练没有用。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对一些概念和算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但是练习不是越多越好,练习也不是重复做同样的题,应该在保持孩子练习兴趣的基础上做一些典型的练习。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树立用简单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并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例如在解两步和三步应用题时,训练孩子用分步解题法、综合解题法、方程式解题法等不同方法解题,最后可以进行比较,看什么方法更为简便,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就是将真实世界的数量和图形进行简单化而形成的,能够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不要用复杂的方法去做。这需要孩子在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简便的方法。例如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用假设未知数的方法比直接列算式更为简便和清晰,而在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更为简便。

学会预习和复习。四年级孩子要学会课前预习并定期复习,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逐渐让孩子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的关键是找出自己对新课内容的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听老师的讲解。复习的关键是保证记住重要的知识点,确保学过的内容已经没有疑问,每个数学知识的链条是紧密闭合的。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教给孩子学会总结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四年级孩子很多不愿意做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法练习,但是他们在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经常因为马虎将一些简单的运算算错。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弱点,比家长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建立错题集也是一种不错的总结方法。孩子在做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做错题是很正常的,但是要保证自己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可以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借鉴。

四十六、 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学习英语

英语是万能的语言。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我国与世界社会经济的迅速接轨,英语已经不再是对特殊人群的要求(例如英文翻译或从事外事工作的人们),而是公民素质要求的一部分。在很多行业,英文成为人们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英文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21世纪的今天有了相似的另一句话学好英语,走遍世界

英语是世界各国语言教育的重点。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育效果并不好,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所说,经过一二十年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仍然是聋哑英语,不敢与人交流,听不懂外国人的话。这说明我国传统的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往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甚至不惜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但是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却存在问题:一是强迫学习。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要想顺利地完成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业,英语必须要学好,强迫孩子去学习。二是只重视背单词和语法。有些家长认为,要想考好英语就必须记住单词、语音和语法。三是经常变化学习教材和学习方式。这些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学习英语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好。虽然记单词、语音和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但对四年级孩子来说却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再说好不容易记住的单词也会因为不用很快就会忘掉。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厌恶感,对孩子进一步的学习非常不利。语言的学习贵在不断地积累,经常变换学习材料和方法不利于孩子的连续性学习。

没有语言环境也能学好英语

在我国,绝大多数孩子学习英语是在没有英文交流的环境下进行的。学习母语与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后者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也常常是外语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从学习母语的过程得到很多语言学习的启示。从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可以看出学习英语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担心自己学不会说话,这种信心非常重要。树立信心的关键是作为教师的家长要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交流,而信心和兴趣的不竭源泉是成功的语言交流。二是要反复练习,听、说、熟记是学习语言的捷径。将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语言交流的实践,所以,英语学习应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综合语言能力。

 

四十七、语言教育经验

德国著名神童小卡尔威特从6岁开始学习法语,到9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6门外语。老卡尔对小卡尔的语言教育经验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在让孩子学习一门语言之前,首先创造一种情景,让孩子首先对这门语言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

是学习读音和产生语感的重要环节,因此是学习外语的重要一环。

要背,更要练。学习外语需要记住一些词汇做基础,因此要背诵一些词汇。背词汇不是独立地去记一个个的单词,而是通过背诵一些通俗易懂的外文诗歌,在不断的练习中记下最基本的词汇。然后,将这些词汇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时候老卡尔就会用外语与儿子对话,如果儿子用母语,他就不予理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让孩子看外文著作。

用不同的语言读同一个故事。阅读不同语言的同一个故事,便于孩子比较不同语言的特点,使得不同语言的学习能够融会贯通。

搞清楚辞源。搞清外语的辞源对语言学习非常有利,这样不但可以举一反三,而且还可以触类旁通。

用游戏的办法学习。根据孩子爱玩和好动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游戏,在各种游戏中学习外语。

不用教孩子系统地学习语法。

小卡尔能够学好6门外语得益于他的爸爸能够说很多种语言,但是,我国很多家长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家长并不会说英语或者英语说得不流利或者不标准,孩子学习英语并没有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孩子如何能够记住一些单词以及这些单词的读音和意义,又怎样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呢?

结合当前一些有效的英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尝试: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利用一套好教材,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孩子通过磁带或光盘跟读背诵常用的句子。

鼓励孩子在家里说英语。父母最好与孩子一起学着说英语。

为孩子购买合适的英汉对照读物,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

兴趣在于培养

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于培养,根据不同的环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最好的办法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英语,懂些英语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不懂英语的家长可以给孩子以良好的示范,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还可以联合孩子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学习英语,创造一种新鲜的学习环境。家长一开始可以鼓励孩子通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英语。好胜心会促使孩子努力练习,以便在对话中表现突出。

读简单的英语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读一些简单的英语读物,最好有汉语译文,可以让孩子先看英文,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查词典,熟读甚至背诵下来。最后再让孩子对比译文体会英文的表达特点。

为孩子创造表现英文才华的机会。学习的成功和成功的展示是孩子进步的重要动力。例如在家庭聚会的时候,让孩子背诵一个英文故事,或者与会英文的亲友进行一段英文对话,肯定可以博得亲友们的一致赞赏。赞赏对孩子来说就是兴奋剂,尤其是大家的一致赞赏,对孩子进一步的学习肯定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以英语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展示自己,或者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孩子的进步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机会。

上辅导班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一定要先了解辅导班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辅导班的教学方法,上辅导班的目的不是学习多少词汇和句子,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

 

四十八、 实践很重要

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与学习母语没有本质的区别,基于学习母语的启示,第二语言的学习不应该从单纯地记忆单词、语音和语法开始,而应该从简单日常用语的听、说和背开始,反复练习是掌握语言和应用语言的关键。学习第二语言也应该与学习母语那样在激励的环境和氛围中树立信心和形成学习语言的兴趣,而建立信心的最佳途径是在练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应用。

淡化语言环境的作用,让孩子开口背英文。在我国,很多在儿童时期就掌握英语的人往往是生活在有英语语言环境的家庭,有语言环境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有利条件,前面提到的著名德国神童小卡尔9岁时便掌握了6门外语,主要得益于他的父亲会说多种语言,在学习外语的时候,用外语进行对话。但是,有语言环境并不意味着可以掌握这门语言,还需要很多的系统练习,就像我们中国人会说中文,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读书和写作。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不仅仅是让孩子会用一些基本的英文进行日常对话,而且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用英文进行专业交流和写作。这样想一想,孩子学习英文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人们有时候想象的那么重要,只要家长引导得当,让孩子在父母面前开口讲英文(也可以说是背英文),孩子学习英语并不是非常困难。

选择一套高质量的听说读物或者教材背诵句子。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孩子通过磁带或光盘跟读背诵常用的句子,直到将这些句子熟背下来,做到脱口而出。家长不要认为上了学的孩子没有时间,制定这样一个庞大的背书计划有点不符合现实,实际上孩子背诵语言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我们合理开发。通过背诵和记忆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例子是很多的。

实践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孩子现在的英语水平,找到一套合适的英语教材;

不要求有英语语言基础;句子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从生活或有趣的故事开始;

有配套的录音磁带或者光碟,语速适宜,语音纯正清晰;有练习方法指导。    如果家长一时无法确定什么教材比较好,也许可以先从孩子的教科书开始。如果孩子的背诵计划实施得很快,也许很快就会将四年级的课本背完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借更高级一些的课本或材料来背。除了教材之外,语言精美的英文故事和经典短文也是不错的背诵材料。

制定一个科学的背诵计划。背诵计划可以单独制定,也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计划中单列出一个条目,明确规定背诵的内容、时间和方式。背诵计划需要根据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制定。

前文已经提到,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的最佳时期是阅读之后的10分钟,所以最好要求孩子在阅读之后的10分钟左右开始背诵。今天背会了的句子并不意味着永远就记住了。心理学家无数次的研究证明,人们记住的东西总会遗忘一部分,但是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记忆需要根据一定的科学规律不断强化,防止将已经记住的知识遗忘。

所以孩子背诵的英文语句最好在一个小时之内再背诵一遍,保证当天的复习非常重要。一周之内最好要不断地复习,直到将句子熟记,以后可以每隔几天或者一两周再记一遍,每次间隔的时间适当延长一些。也就是说,科学的背诵方法是不断地巩固背过的句子,将遗忘的部分重新记下来,直到将这些句子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成为自己脑子里随时可用的语言。要想完成这样的反复记忆,需要制定背诵计划,计划的关键是合理组织复习。

 

四十九 、背诵句子和对话

至于每天记忆的句子的个数,可以根据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时间来安排,家长的重要任务是怎样准备一个合理的激励策略,让孩子的背诵计划在不断进取和快乐的状态中完成。

重视听英语。听是说的前提,是交流的基础,没有听就没有语言交流。一般来说,我国的孩子们缺乏听英语的日常语言环境,这需要家长为孩子多准备一些优秀的有声材料,最好的是读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磁带或音频材料。很多儿童动画英语学习材料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动画往往比英语更吸引孩子,孩子从中学习英语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可以把这些动画学习材料作为孩子练习听力的辅助材料。

此外,还可以组织两个或者多个孩子一起练习,制定一定的规则(例如不许说中文),形成一种良好的英文语言环境,练习课文里的对话或者自由对话。

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电视英语教学节目作为练习听力的材料,不过要注重难度适中。

最初听英文可能会听不懂,没有关系,只要坚持,耳朵会越来越灵敏的。听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英语总是翻译过来再理解,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所以家长不要在孩子听英语的时候问他这句话中文是什么

鼓励孩子张口说英语。会听不一定就会说,会背也不一定就能够脱口而出说英语。要想能够在众人面前说英语必须要经常说,大胆说,敢于说,做到听说结合。要利用各种机会说英语,例如在课堂上、在家里、在一些适宜的公共场合、与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等。要尽量模仿磁带里的发音,模仿的时候要尽量大声和清晰,不要默念,因为默念并不能判断出自己的读音与标准读音的差别。不断地张口说是学习英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鼓励孩子阅读简单有趣的英语读物。正如阅读是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一样,阅读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方法。家长要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并尝试着去实践。例如儿童英语刊物,儿童英汉对照读物,简单的背诵短文等。

不要在意语法。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从认识单词、学习语音和语法开始,告诉孩子英语的各种时态,让孩子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住各种规则。这种教育思路限制了孩子学习语言的热情,也使得本来很有意思的语言学习变得非常枯燥和困难,让很多孩子望而却步。

语法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重要,只要让孩子在快乐和有趣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练习、背诵学会听和说,能够利用已经学会的语言进行交流,就达到了孩子学习语言的目的。背诵句子和对话是记住语法的最好方法。

亲爱的们,我带着TONY和小多多回来了


五十、 让科学为孩子的成长插上翅膀

认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科学让人类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却不仅仅是因为科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还在于科学课可以让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孩子充满幻想和好奇,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

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的学校教育并不重视科学课程的教学。这使得孩子的学习缺少了很多乐趣,也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机会,失去很多幻想和好奇。科学毕竟是孩子需要接触和了解的重要领域,是孩子在初、高中要深化学习的内容,是很多孩子成年后要毕生致力于的领域。

看看一些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小时候对科学或者自然界的好奇和兴趣是他们后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向导。

爱因斯坦小时候,父亲给他一个玩具,那是一只小小的罗盘。爱因斯坦非常喜欢这个玩具,摆弄来摆弄去,对之爱不释手。忽然他发现,不管罗盘怎样变动,里面轻轻抖动的红色小针总是指着同样的方向。他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这根小红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呢?爸爸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让他自己好好去思考。这种对科学的好奇是爱因斯坦科学思考的开始。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认为,人们经常会被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所吸引,对自然的热爱会使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对自然产生一种感性的自然认识,这种对自然的感性认识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认为决定自己从事化学研究的就是与大自然的接触,是自然界给了他科学的直觉和思考。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J卡尔在小时候曾经按照母亲的希望练习钢琴,并经常参加演出。但是他自己却喜欢科学,少年时代的卡尔因为成绩优异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他选择了学习物理和化学。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境等几乎所有的基础科学领域,是孩子了解自然界奥秘、对自然产生遐想和好奇的重要途径。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科学的途径

引导孩子认识科学并不是让孩子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最为关键的任务是激发孩子认识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今后分科学习各门学科做好准备。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

重视科学课程

重视孩子的科学课程。四年级孩子在科学课上已经学过了很多关于科学的知识,比如物理学方面的物体的性质、物体的运动和物理变化、电磁知识等,化学方面的一些化学变化、一些物品的化学性质等,地学方面的自然环境认知、天体认知、岩石认知等,生物学方面的动植物生长、一些动植物或者器官的构造、一些动植物种类的介绍等,以及一些生理学知识等。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安排采取一种不分学科的递进式,比如关于植物学的一些知识从一年级认识环境开始,每年都会有相关的内容,只是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深刻而已。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正在学习的内容,为孩子找些相关的资料阅读,带领孩子探究一些相关的内容,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些有趣的论题,或者为孩子布置一个研究性的问题等。只要家长有心,总会有很多办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一些相关的科学问题

 

五十一、 感受大自然

感受自然。大自然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源泉。自然是科学的殿堂,自然界蕴藏着所有科学的直观奥秘。很多科学家对自己小时候获得自然感受珍爱备至。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到大自然去漫游,到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去旅游等,都是感受自然的好途径。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化学家让-马里耶莱恩曾在致中国青少年的一封信中写道:科学家,就像艺术家把石头、声音和文字变成艺术品一样,它们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素材,创造出新的分子、新的物质,并赋予它们从未有过的新的特性。

RF弗奇格特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在自传中他认为自己13岁以前接近大自然的经历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小时候一直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生活,当时参加了一个自然博物馆赞助的自然研究课和一些野外旅行,这使得弗奇格特第一次倾心于大自然的历史,对自然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想当一名科学家的愿望一直萦绕着他,直到自己真的选择了药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前文提到,出身贫寒的福井谦一正是从自然界获得了科学的直观感受,让他最终踏入了科学的殿堂,获得了诺贝尔奖。

感受自然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多问问题。自然界的奥秘不是一眼就能够看到的表面现象,需要认真观察和周密思考。对自然界的兴趣不是来自于掌握,而是来自于对自然奥秘的敬畏和向往,来自于好奇。四年级孩子没有掌握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可能对自然形成系统的认知,父母不要关注对孩子自然界知识的灌输,应该将重点放在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和好奇心方面。

阅读科学读物

科学读物要么告诉孩子科学家的成长历程,让孩子在书中与伟人们开始对话;要么告诉孩子自然界的无穷奥秘,让孩子遨游在山巅海洋,徜徉在远古或未来,感受地球生命的神奇,畅想遥远的宇宙,陶醉于美丽绝伦的地物景观;要么展望科学发展的无限前景,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渴望……相信只要孩子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肯定能够被科学所打动。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LM莱德曼就是通过阅读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在写给我国青少年的一封信中,莱德曼坦陈自己对科学的兴趣始于小时候读了一本爱因斯坦写给年轻读者的书。在书中爱因斯坦将科学比作侦探小说,二者都是通过大量神秘的、表面没有关联的线索逐渐找到一个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正是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关注使得莱德曼对科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S奥尔特曼是在大约12岁的时候读了S海茨写的一本书《原子的说明》,这是一本介绍各种元素和原子结构的书,它深深吸引了奥尔特曼。奥尔特曼说正是因为这本书唤起了他对原子核物理学的兴趣。

 

五十二、 看科普节目和视听学习材料

现代高科技的视听制作似乎比书中文字描述更能够打动孩子的心。不过,看电视或者科普学习材料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需要对节目或材料进行精心挑选。如果孩子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建议家长最好不要去找更多的视听材料让孩子学习,而是建议孩子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例如去查阅一些科学类的工具书。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对很多孩子来说,家长不亚于一位身边的万能科学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是非常关键的。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向孩子提出或者与孩子共同讨论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向孩子讲解一种科学思想或者一些科学知识,等等。很多有成就的学者或科学家自小就深受父母爱好和专长的影响。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美国化学家托马斯R切赫对科学的热爱与他父亲的影响密切相关。他的父亲虽然是个医生,但是他却对科学充满热爱,喜欢在家里与孩子讨论一些科学问题。受父亲的影响,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切赫酷爱搜集岩石标本,对岩石的形成充满好奇。高中的时候曾经因此独自去大学请教地质学教授,并与他们展开了讨论。对岩石的热爱和好奇使得切赫最终踏上了化学研究之路。

美国化学家RE斯莫利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认为自己对科学的爱好首先来自于母亲的启发,小时候母亲通过与斯莫利谈心、为他讲故事等方式,向他介绍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母亲还与他一起从附近的池塘里采集单细胞水生生物标本,在显微镜中进行观察。在母亲那里,斯莫利学会了奇妙的思考方法,懂得了大自然的美。同年另一位医学奖的获得者RM金克纳戈尔,父亲是个生物学专家,后来在生物制药方面颇有建树,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员,在父母的影响下,金克纳戈尔很自然地就喜欢上了与之相关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最终成为瑞士著名的生理和病理学专家。

鼓励孩子多动手

动手探索是孩子了解自然,探究科学的重要方式。例如根据课本的说明做些小试验,或者进行实地观察和研究等,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很多科学小知识,还可能在孩子的心中种下未来从事相关研究的种子。

RJ罗伯茨是英国生物化学家,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小时候想当一名侦探,但是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套礼品,可以用来做各种简单的化学实验。罗伯茨马上喜欢上了做实验,并很快将所有可做的实验做完了。对实验的热情让他开始寻找一些关于化学实验的通俗读物,并认真地阅读。他的父亲很支持他,为他买来了很多有趣的实验仪器,还特意为他做了一个实验桌,并尽量满足他做各种实验需要的药品和物品。对实验的爱好促使他大量地阅读化学方面的书籍。小时候的经历使得罗伯茨最终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五十三、 让孩子了解社会

四年级孩子还要学习社会课程,学习社会课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社会,并积极融入其中是孩子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社会课程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认识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活动进行简单的评价,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立能力,开始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时候要开始为以后的各种社会行为做好积极准备。在我国,10岁以后的儿童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能力,四年级正是为孩子进行系统的行为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时期和良好开端。所以,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是从四年级开始学习社会课程的,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四年级孩子的教育是其进入社会前的重要准备。

小学社会课程是孩子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但却不是惟一方式。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是从出生就开始的。最初是认识自己的妈妈和家人,然后是认识周围的社区,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增强,开始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了解更广阔的社会。社会课程的安排就是遵循这条孩子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主线,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认识我们的国家,最后认识整个世界,并且培养孩子观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社会课程是多门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综合知识教育。包括地理和环境知识,如自然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简单的环境知识;历史知识,如我国古代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政治和法制知识等。这是孩子在初高中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四年级孩子刚刚接触社会课程,主要是认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社会环境例如家庭、学校和周围的社区,了解与一些社会产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商业、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信和金融业等,了解一些重要的社会文化生活等。这些学习是孩子今后学习其他与社会相关的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准备。

但是很多学校对社会课程并不重视,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课程安排。这就更需要家长担负起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的重任。

养成劳动习惯

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学着分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很多国家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凡是从小养成劳动习惯的人在成年以后往往不怕吃苦,在工作中更容易取得成就,家庭生活也很美满。

对四年级孩子来说,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主要是为家长承担一些家务,在必要的时候为父母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的责任心是由家长来培养的,家长应该注重教孩子做些事情,让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例如教孩子学会自己洗袜子,帮父母洗碗筷或者准备餐具,学着打扫卫生,自己收拾书桌和文具等。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让孩子了解劳动的艰辛,同时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带来的快乐。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就等于给予孩子一定的参与权利,一般来说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承担家庭责任是孩子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在家里表现不好的孩子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时候是不真诚的,这种表现不一致的孩子的人格发展是不稳定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孩子适当地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学校或社会劳动。

 

五十四、 学会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

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必须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教孩子尊重别人,对人有礼貌。例如教导孩子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在寻求社会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排队等候,不要加塞插队;对长辈要尊敬,对小朋友要友好,乐于帮助别人等。教育孩子要讲卫生,自己讲卫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爱干净的人也更容易交朋友。

在交往中要有信心,没有信心的人不会有成功的交往,也不会有积极向上的朋友。在交往中要善于与小朋友沟通和交流,要自己解决与小朋友之间的各种矛盾。

在交往中要诚实,做个有教养的人,要有责任心,对弱者有爱心。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具有好的社会声誉,才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孩子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是家长的一个长期任务。四年级孩子开始具有一定的品德评价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是教育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技能的重要时期。

在旅行中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四年级孩子都喜欢旅游,要让旅游成为孩子了解和观察社会,以及增长社会和科学知识的途径,还需要家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需要做的准备包括:提前告诉孩子旅游的方案和地方,让孩子通过查阅资料等各种方式对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等有所了解,做好了解和访问地方风情的各种准备。

家长还要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例如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人要有礼貌,要注意观察,写旅游日记,向家长报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等。没有这些要求,旅游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在旅游的过程中,家长要认真观察和研究周围的社会文化,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善于与当地人交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为孩子了解社会做好示范。

回来之后,要把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总结出来,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解决这些疑惑,让孩子也这样做。

阅读

阅读也是了解世界的好途径。书可以告诉孩子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将世界各地的风情展示给孩子,将各地古往今来的历史娓娓道来,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名人轶事生动地告诉孩子……所以读书是孩子间接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也是了解社会的途径。电视可以将全国和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很多记录片可以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直观、生动和感人的方式展示出来。可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

 

五十五、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学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是少年成才的代表,他15岁时成为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年轻外交官,23岁当选国会议员,一生中有很多成就。培根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其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决定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教育专家王极盛曾经连续几年访谈高考状元和他们的父母。通过访谈,他发现,这些状元们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秘诀,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让他们学习,他们就会觉得难受。学业成功的孩子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需要,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就像吃饭一样必不可少。所以热爱学习不仅仅是兴趣使然,更重要的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爱学习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父母和家庭的作用非常关键,孩子热爱学习需要父母的引导。

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热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尽量为孩子提供享受兴趣和爱好的条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让孩子热爱学习的关键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可以转化成无穷的动力和无限的热情,让孩子自觉地和不知疲倦地学习。而失去学习兴趣的孩子就会厌恶学习,甚至一提起学习就头疼,精神萎靡。学习兴趣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某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成绩就比较突出。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强加给孩子。家长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仔细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兴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有个孩子对小汽车非常感兴趣,喜欢观察和研究各种名牌汽车,期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可是孩子对学习却没有表现出兴趣,学习成绩一般。他的爸爸想通过孩子的这一爱好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于是他经常通过各种方法为孩子找到最新的小汽车资料,与孩子一起研究,畅想概念车的未来,畅想他们一家如何设计一款环保、舒适、安全和智能的汽车,孩子经常沉浸在美好的梦想之中。在爸爸的引导下,孩子发现研究汽车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小汽车的生产和设计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方面涉及到高新科学技术,不好好学习就不能更好地研究和设计汽车。爸爸还为孩子准备了一些关于汽车发展历史和汽车业界著名企业家的成长相关的书籍,为了扩展孩子的知识面,爸爸还为孩子准备了关于飞机、轮船和军用交通工具和武器方面的书,孩子一有空就兴奋地读书,经常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还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孩子为此写了不少日记,还做了一小本读书笔记,他写的作文我的汽车梦还成为老师讲解的范文。后来,不仅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其他各科的学习成绩进步也很快。

恰当地利用奖赏激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在家里想看电视、玩游戏或吃零食,而不想做作业或者读书,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完成作业或者学习计划,可以奖励他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吃零食。家长要找准孩子最喜欢的奖励,因为越喜欢的奖励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以得到这一奖励。物质性奖励对四年级孩子来说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不过家长要注意,随着孩子习惯的养成,奖励的次数和数量要逐渐减少,一旦孩子将学习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需要,家长的一句夸奖和一个赞扬的眼神就足以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时候物质性的奖励就成为了多余。

五十六、 激发好胜心

家长要注重激发孩子的好胜心。为孩子寻找一个竞争的对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最好是学习状况相近的亲友和同学,孩子比较熟悉,在内心并不服输。也可以将学习很好的同学选为竞争对手,不过家长最好要帮助孩子在某些方面取得进步,让孩子在竞争中能够在某些方面(例如语文、英语或者数学)取得胜利,没有胜利的竞争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处理不好有可能产生自卑感,结果事与愿违。在做作业和读书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竞争的情景,让孩子与同学一起比赛,当然,比赛的结果最好是皆大欢喜。家长在引导孩子展开竞争的时候不可过于夸大结果的意义,引导孩子重视比赛的过程和比赛本身为自己带来的收获,形成健康的竞争心态,好胜心的畸形发展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反而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保护好奇心

家长要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帮助孩子积累好奇心、维护好奇心,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积蓄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说,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更不要将自认为正确的错误答案不假思索地告诉孩子,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通过思考或者查找资料来回答。不过这要根据孩子提问的问题而定,如果孩子在提问中将问题的前提给错了,或者前提不确定,家长要更正孩子的问题,并为孩子寻找答案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家长帮助孩子给出了答案,那么帮助就会变成代替,时间久了,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就渐渐泯灭了。

消除厌学情绪

消除孩子不喜欢学习的罪魁祸首。孩子不喜欢学习可能有很多的原因,例如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同学的讥讽,由于语文或者数学某方面差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由于上课贪玩和做小动作没有认真听课,由于受到父母过多的管制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等。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是明确的,有的孩子可能不能明确地找出原因,父母应该通过与孩子的真诚沟通和交流搞清楚原因,然后根据情况消除这些原因,抚平孩子心中的忧伤,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家长还要与老师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与老师一起消除孩子厌学的原因。

认识学习的乐趣

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乐趣。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并不是万事俱备了,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是一项巨大而艰巨的工程,并不是靠一时的兴趣和热情就能完成的,需要孩子摈弃很多其他的诱惑来维持自己的学习兴趣,这需要家长巧妙地引导孩子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寻找乐趣或者快乐。例如,孩子花费几天的时间搜集关于各种天体的资料,如果孩子写出了一篇好作文,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回顾这几天的辛苦是多么有意义。假如孩子费了半天劲做出了一个比较难的数学题,家长要在赞赏孩子的同时说一句孩子,看来这半天的努力得到了报偿,孩子肯定会从自己的辛劳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所以,只要家长善于引导,就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学习过程潜在的魅力和乐趣。当孩子自己发现,原来学习是如此快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家长也许要做的事情不是敦促孩子学习,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去玩了.

 

五十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任务。这些习惯包括:

持之以恒 守时惜时 劳逸结合

姿态端正 提前预习 专心听讲

爱提问题 及时改错 查寻资料

仔细审题 爱好阅读 勤于动笔

认真书写 善于交流 勤于思考

动手做笔记

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是让孩子在没有监督和无需付出主观努力的情况下进入学习过程,这是一种对孩子成长最为有益的习惯,但凡学业成功的孩子不一定有超人的智力,但是一定具有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必须要了解习惯养成的心理过程,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正确行为往往来自于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强化成正确的行为,一次偶然的行为不足以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需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很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是小学阶段,而且越早养成的习惯越稳定,对孩子的影响也越深刻。基于习惯养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促进习惯的养成;

科学的训练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纠正不良的习惯,习惯培养和训练重在坚持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

越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越稳定,同时小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很难改变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少成若天性,自然成习惯

总的来说,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坚持,每天前进一点,在积极的心态中养成。家长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条件和孩子的特点制定学习习惯的培养计划,通过坚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改变不良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行为训练,但是仅仅进行行为技能的机械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孩子进行人格关怀和行为指导,也就是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在关爱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过程,但是具体的培养程序和过程针对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习惯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背景尝试不同的方法。

让孩子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习惯培养的首要一步是让孩子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心理学研究,孩子对习惯的认识对于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培养学习习惯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一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培养的某种习惯对学业成功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是学习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良好的学业成绩。二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坚持,是培养耐心和恒心的重要方面,只有不间断地坚持才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让孩子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例如按时作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写日记,学习有计划,经常反思学习方法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拖沓而没有计划,上课爱做小动作,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心二用,不预习和及时复习,不遵守作息时间表等。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和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任务。这些习惯包括: 持之以恒 守时惜时 劳逸结合 姿态端正 提前预习 专心听讲 爱提问题 及时改错 查寻资料 仔细审题 爱好阅读 勤于动笔 认真书写 善于交流 勤于思考 动手做笔记 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是让孩子在没有监督和无需付出主观努力的情况下进入学习过程,这是一种对孩子成长最为有益的习惯,但凡学业成功的孩子不一定有超人的智力,但是一定具有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必须要了解习惯养成的心理过程,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正确行为往往来自于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强化成正确的行为,一次偶然的行为不足以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需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很多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是小学阶段,而且越早养成的习惯越稳定,对孩子的影响也越深刻。基于习惯养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促进习惯的养成; 科学的训练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纠正不良的习惯,习惯培养和训练重在坚持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 越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越稳定,同时小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很难改变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少成若天性,自然成习惯。 总的来说,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于坚持,每天前进一点,在积极的心态中养成。家长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条件和孩子的特点制定学习习惯的培养计划,通过坚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改变不良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行为训练,但是仅仅进行行为技能的机械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孩子进行人格关怀和行为指导,也就是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在关爱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过程,但是具体的培养程序和过程针对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习惯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背景尝试不同的方法。 让孩子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习惯培养的首要一步是让孩子认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心理学研究,孩子对习惯的认识对于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培养学习习惯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一是让孩子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培养的某种习惯对学业成功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是学习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良好的学业成绩。二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坚持,是培养耐心和恒心的重要方面,只有不间断地坚持才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让孩子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例如按时作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写日记,学习有计划,经常反思学习方法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拖沓而没有计划,上课爱做小动作,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心二用,不预习和及时复习,不遵守作息时间表等。


五十八、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

学习习惯培养的重点是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

教育家洛克认为,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他在《教育漫话》中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由此可见行为训练在孩子习惯养成中的关键作用,那么如何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呢?中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均表明,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最好是一个月)持续不断的强化和努力才能够形成。家长应该做到: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我国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习惯培养的最低起点是成人与儿童商量,并认真对待儿童的意见。最理想的状态是儿童自己提出一些意见,并与成人一起做决定。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任何学习习惯都有一定的行为特点或者要求,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学习具有计划性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要求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安排和设想,但是要求孩子将学习活动的安排具体到何种程度却没有一定的标准,不同的孩子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喜欢比较灵活的安排,有的孩子喜欢将各种活动安排得非常细致。此外,有些习惯是相关联的,可以一并培养。例如让孩子养成有计划学习的习惯,这需要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对每天的作息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进行计划,这与其他一些习惯例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密切相关,可以一并培养。对于孩子的作息时间安排、预习和复习的内容和程度、学习计划的制定时间和形式等需要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和讨论得到孩子的认可。

制定训练计划,持之以恒地练习。家长要对孩子的习惯培养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自己制定一个孩子学习习惯训练计划,针对孩子的进步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戒。家长在习惯培养的最初几天里一定要严密跟踪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坚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孩子的松懈行为给予提示、警告甚至惩戒,敦促孩子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坚持下去。随着训练计划的实施,逐渐减少物质性奖励的次数,增加精神鼓励,直到形成一定的习惯。

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及时而科学的评价。家长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改正一个不良习惯虽然是艰难的,有时候难免还会重复,但却是必须的,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五十九 、制定习惯培养计划和敦促孩子坚持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家长在制定习惯培养计划和敦促孩子坚持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习惯的训练要与孩子的一些爱好相联系。养成学习习惯就是要让学习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如果家长和孩子将学习视为一个吃苦的过程,那么学习习惯的训练将是十分艰苦的。但是如果从学习孩子喜欢的课程或内容开始,让习惯养成与孩子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将会变得轻松和快乐。也就是说,习惯的培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根据孩子的特长或个性,先从孩子喜欢或者可能感兴趣的事情做起。例如有的孩子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可以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养成阅读的习惯,并逐步扩展阅读的范围和内容。有的孩子喜欢运动,可以将学习与运动结合起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奖励孩子参加其喜爱的运动,随着学习习惯的稳定化,逐步弱化各种奖励。

学习习惯的训练要严格。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经过孩子认同的学习计划和习惯标准。一旦制定学习计划和习惯标准之后,父母要想办法敦促孩子坚持,鼓励孩子通过自我克制完成各种学习计划。严格并不意味着总是板起面孔强制孩子遵守训练要求,也不能一味地唠叨或者说教,而是要想点儿聪明的办法,根据教育时机采取不同的办法,不管什么方法,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温和的,能够真正引导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的,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训练要求。所以父母的严格要求不可以让孩子整日感到父母在教训他,从而产生莫大的压力,关键在于父母和孩子在心灵上的平等。因此父母不妨先放下架子,默默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陪伴孩子完成训练过程。

学习习惯的训练贵在坚持。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贵在坚持,行为习惯必须连续重复一定的次数才可养成。培养习惯是个长期的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不坚持,就难以形成自动学习的习惯。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也不要放松对孩子的敦促和管理。对于孩子出现的反复现象,父母不要气馁,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可以重新形成习惯。

习惯的培养既要注重技能化的训练又要体现人格化的关怀。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标与规范,但是行为训练不是也不可能仅仅是技能化的训练。严格的行为训练应该以培养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因此需要对孩子进行人格关怀,注意孩子的观念和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并进而践之。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念,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学习行为训练很重要,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言教,例如通过身边成功人士或者历史上名人成长的例子启发孩子,通过讲道理告诫孩子等,言教的关键是以理服人,而不是训斥,切记不要挖苦孩子,不要过多地重复某个事例或某句话,以免让孩子觉得父母在喋喋不休地唠叨,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父母榜样的作用不可忽视。

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形成一致的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行为习惯方面家长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榜样。父母要明白培养哪些好习惯,每种习惯如何培养,避免盲目性。建议家长为自己列出一个孩子习惯培养的清单,敦促自己坚持努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十、 帮助孩子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计划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业成功的孩子都是有计划地进行学习的典范。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责任感,形成一定的学习动力。学习计划的形式和内容各种各样,不管怎样的计划只要对孩子有用就是好计划。制定学习计划还是培养其他很多良好习惯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家长一定要在四年级的时候帮助孩子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计划的制定需要注意:

让孩子认识到计划对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正如建造楼房需要图纸一样,孩子的学习也需要一张详细的图纸,这就是具体的学习行动计划。越是到了高年级,学习就越需要计划。如果学习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学习将很难深入、全面和稳固,就如同建设楼房没有图纸一样,只能建成简单低矮的小房屋。

四年级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制定学习计划,但是要让孩子自己学着制定简单的短期计划,比如周日学习计划或者周学习计划等。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其最高目标是自我教育,所以家长应该通过示范和帮助让孩子逐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计划内容的安排不可过多,难度要适中。

计划时间的安排应该细致,但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计划的实施状况,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计划,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帮助孩子修改学习计划。

改变孩子的关键不是计划本身,而是基于计划的具体行动,因此计划的实施比计划的制定更为关键。计划的实施比计划的制定要困难得多,不仅需要孩子有比较坚强的自控能力和毅力,还要求孩子能够排除干扰和拒绝各种借口。所以学习计划的实施需要父母的帮助和鼓励。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最初需要家长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适时地给孩子以激励。例如圆满完成一天的学习计划,可以给孩子小小的奖励,完满完成一周的学习计划给予更大的奖励,而完成一个月的学习计划给予更大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通过激励机制让计划的成功实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家长要经常与孩子分享成功的乐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进步会给父母带来幸福。

计划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的任务不是包办孩子的一切,而是如何想办法调动孩子制定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家长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自我坚持的习惯,不要让孩子永远在家长的唠叨和监视之下学习。

对于孩子的坚持和微小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例如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小动作减少了,孩子的作业得了更多的优秀,老师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孩子学会了预习,或者自己主动将学过的课程进行了复习,孩子主动帮助别人学习或者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学习的知识等,家长要根据情况给孩子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如果完不成计划,需要与孩子一起思考其中的原因。计划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不进行认真的总结孩子会认为计划可有可无。所以,找到计划失败的原因非常重要。计划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计划目标定得过高,行动计划的时间安排欠合理,学习内容的时序安排不科学,或者是缺乏足够的激励,孩子对计划不积极或者没有抓紧时间学习等等。


六十一、反思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一步

思考是人类的一个重要标志,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和反省就是反思。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知道自己的学习成功在哪里,失败又在哪里,并能够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

孩子反思的能力需要逐步的培养,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认识的意识,能够对自己进行简单的评价,家长要鼓励孩子对自己做出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步改变这些习惯。

反思的方式是很多的,家长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利用亲子交流的机会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孩子天生不愿意反思自己,但是反思是进步的重要阶梯,反思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家长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对自己做出评价,肯定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以信心,帮助孩子改正不足。

让孩子以日记的形式写写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写日记就是现实中的跟理想中的进行对话,能够不断地激励孩子前行,激励孩子不断地克服惰性。通过写日记培养自我反省的能力和习惯,不仅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而且对写作也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自我介绍让孩子对自己做出评价。一般来说,在自我介绍中孩子会非常中肯地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简要的说明,家长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做自我介绍,例如在亲友和同事面前让孩子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一旦孩子在自我介绍中意识到某些方面有不足,他会在瞬间形成一种自我认识,如果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比较容易认同改正不足的重要性,从而努力去改正。

在学习失败之后,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当然家长要鼓励孩子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一般来说孩子主观上的懒散和缺乏耐心往往是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鼓励孩子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树立进步的信心。

当孩子学习取得成功之后,鼓励孩子不要沾沾自喜,告诫孩子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让家庭充满温馨和诗情画意。伟大的诗人歌德说过,为了不失去神给予我们对美的感觉,必须每天听点音乐,天天朗读一点诗,天天看点画儿。只要家长有这种意识,不难让家里的物质环境看起来具有诗情画意,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和精神上的和谐。实践证明,和谐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健康积极的孩子,而不健康的家庭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所以,让家庭充满平和文雅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缓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给孩子积极的生活暗示。

不要让现代生活泯灭孩子的率直和童趣。现代生活往往将孩子笼罩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家长感叹孩子早熟或者像个小大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更是早早长大成人。长期沉湎于电视和电脑的世界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家长应该有计划地看电视,限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网上浏览的内容。

用爱心缓解孩子的躁动和不安。四年级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快速发育的青少年期,孩子经常会在交往中受到各种烦恼的困扰。孩子有了困扰说明孩子在长大,面对孩子的困惑,家长首先要说明困惑是正常的,并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里忘掉不快。例如,有个孩子非常害怕死亡,曾经因此不敢自己睡觉。有了烦恼意味着孩子思考的问题多了,他的爸爸很轻松地告诉孩子树叶到了秋天会落下来,很轻很轻,一点儿也不痛苦,因为叶子要为土壤提供营养,为明年新的树叶成长准备条件。动物老了或者病了会悄悄地死去,很多小动物还会出生。人老了或者得了无法医治的病也会离开人世,同样每天会有很多小孩儿出生,社会才会进步。所以人要珍惜时间,享受幸福的生活


六十二、 了解电视的危害

很多家长自己没有什么爱好和追求,一下班回到家就打开电视,一直看到晚上休息。这对孩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电视对孩子来讲有很多危害。

电视会使孩子不愿思考,思维肤浅。电视是一种视频媒体,生动的图像往往比解说语言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电视了解的事情往往比较肤浅,美丽的画面稍纵即逝,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播放的画面就变化了。这样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养成不愿意动脑子的坏习惯。

电视会分散孩子做事情的注意力。电视的声音会不经意地进入孩子的耳朵,干扰孩子学习或做事情的注意力,时间久了,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所做的某件事情上,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看电视会消磨孩子的意志,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很多孩子与家长一起看电视,甚至不按时睡觉,导致睡眠不足,不愿意看书、思考问题或做功课,从而造成学习不好。

长时间看电视还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造成运动缺乏,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受损等,有的孩子还形成了对电视的一种精神性依赖,对学习或其他事情变得漠不关心.

是好的电视节目是孩子学习和娱乐的一种不可多得的途径,家长要想办法合理利用电视,避免电视带来的危害:

孩子想看电视需要说服父母,家长与孩子一起选择好的电视节目,严格规定收看的时间和节目内容。

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看电视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当孩子需要安静的时候一定要关上电视,要知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等于放松对孩子的要求。

鼓励孩子看完电视要谈谈收获。

电视动画片可以作为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奖励。很多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可以利用动画片作为奖励,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丰富家庭生活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有更加丰富的生活形式,不要只是依赖电视打发空闲时间或者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让看电视成为一种为孩子提供知识、信息和娱乐的好方式。例如安排孩子看书、从事户外活动、与家长一起谈心或与小朋友一起学习等。

 

六十三、 合理利用电脑

随着城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电脑正在成为家庭的必备工具。很多家长认为电脑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帮手,为了孩子才将电脑买回家。至于孩子如何利用电脑学习,很多家长却没有给孩子提供指导,不少孩子不是利用电脑学习,而是利用电脑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以至于引来家长很多抱怨。

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电脑的学习功能。一般地,对四年级孩子来说电脑具有学习和娱乐两种基本的功能。学习功能包括:

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打字和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用计算机练习打字,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文字处理。

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利用一些教育软件来同步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知识。目前,很多教育机构推出了小学各科学习软件,孩子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学习不同的内容。

可以帮助孩子阅读。现在有很多电子版本的儿童读物,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也可以购买相关的光盘。

绘图。利用绘图软件,孩子可以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既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也可以在既有的画面上加上自己的想象。

听音乐。电脑可以播放各种音乐媒体,可以很方便从网上下载或者购买相关的光盘.娱乐功能包括:

玩游戏。很多孩子认为玩游戏是电脑的主要功能,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最大。与电视、电影等娱乐形式不同,电脑游戏具有直接参与性,即儿童可以参与到游戏之中,并操纵故事的变化、发展和结局,对孩子有特别的吸引力。

看动画片。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种动画片光碟,对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在电脑上看动画片比在电视上更过瘾,因为只要家长不干涉,想看几集都可以,不用担心看完上集没有下集。

电脑的上述两种功能并非是截然分开的。例如,如果孩子在电脑上画画或者听音乐是为了娱乐,那么绘画和听音乐就具有了娱乐功能。同样有些游戏和动画片具有学习性质,那么玩游戏和看动画片就具有了学习性质。电脑的上述功能在教育中都可以加以合理的利用,但是无论哪种功能如果利用不当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育观念。让孩子利用计算机不是为了让孩子增长一些关于计算机等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为孩子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对四年级孩子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要时刻想着打开电脑就是为孩子打开一扇探索科学或者了解社会的大门,而不是让孩子接着上课(学习各门课程)。也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学习观念,认识电脑的学习功能,弱化其娱乐功能。

电脑的合理利用需要与孩子进行协商。最好在学习计划中将利用电脑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写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孩子打开电脑之后不知道干什么,或者一味地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的现象,或者因为学习内容而与孩子发生争执。

无论利用电脑的何种功能都需要家长加以引导。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学科知识会让孩子忽略电脑的其他学习功能,从而失去了电脑这种新型学习工具的潜在意义。而过于强调电脑的娱乐功能,同样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可贵的学习机会。家长引导和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利用电脑学习和娱乐,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管理各种数据资料,告诉孩子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

引导孩子更好地利用电脑学习的方法是家长经常利用电脑做自己的工作,让孩子认识到电脑是一种更加便捷和有效的工作和学习工具。

利用计算机满足孩子的特别需要。例如孩子可能对天文学特别感兴趣,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如何利用网络检索和获取更多更有趣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满足孩子特别的求知愿望。随后孩子会将这种查阅能力迁移到别的方面,帮助孩子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

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玩游戏很容易上瘾,绝大多数孩子对电脑游戏有天生的爱好。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玩得好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北京一位心理咨询师孙欲晓认为,孩子长期沉湎于网络游戏,智力发育受到极大影响,测试发现,那些上网成瘾的孩子,智商比原来低很多,甚至比正常孩子的智商都要低。专家在测试中发现,一般的孩子玩网络游戏超过1个小时就会上瘾,很少有孩子能够自己排除各种电脑游戏的诱惑。一旦孩子玩游戏成为一种成瘾症,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消除,对孩子的身心都会产生很多伤害。

此外,玩游戏会让孩子沉湎于虚拟世界里,失去很多休息和玩乐的时间,减少甚至剥夺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孩子失去很多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游戏的伤害,家长最好让孩子知道游戏本身不会给予任何知识,不玩游戏没有任何损失。

为了让孩子远离游戏,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鼓励孩子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多与孩子交流和谈心,多给孩子关怀,敦促孩子寻找更加健康的娱乐方式。

六十四、成为孩子的咨询师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家长都应该成为孩子的咨询师,而不是督察者和控制者。如何成为孩子信得过的咨询师呢?

通过沟通建立信任。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孩子的信任,家长的任何指导都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被孩子敌视。不断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建立起孩子的信任,所以家长无论多忙都应该保证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谈心,让孩子信任自己,做孩子的真诚的朋友。

给孩子民主和真诚的指导。孩子需要管理,需要家长给予不断的指导。给孩子的指导应该让孩子觉得是为自己着想,是对自己的关怀,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在不停地说教或者唠叨。因此该管理的时候不要迁就孩子,而该放手的时候不要过于牵制孩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在学习方面的指导,家长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和交往不要过多地干涉;在日常生活方面,应该将指导的重点放在做人上,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和安全问题,家长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行为。给孩子提供指导和管理的时候要注重方式和口气。

敢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的指导有时候是欠妥的,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主动向孩子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请求孩子的谅解。例如家长可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对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在不该管理的方面强制孩子去做什么,或者给孩子的要求前后矛盾,让孩子不知所措,这时候如果孩子指出家长的缺点,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意见,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家长也要求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且不要为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寻找各种借口,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错误。

悉心听取孩子对自己的建议。有时候孩子会对家长提出很多正确的建议,例如,孩子建议爸爸少抽烟,建议妈妈少管自己的饮食和穿衣等,家长应该酌情听取,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以示对孩子建议的重视。

 


路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1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gejing1231

    2019-1-24 09:28

    保存下来,好好学习
       回复